自宋代以来,开国之君格外强调“祖宗之法”,即后主要将先王的律典...
重修的理由已经可以摆脱“祖制”了,他直言:“《大明律》一书,高皇帝揭之两庑,手加更定。今未经详断者或命从重拟议,已经定议者又诏加等处斩,是谓律不足用也。”恰逢当时续修《大明会典》,礼部要求各部将历年来使用的条例整理后送馆备用,舒化执掌的刑部便借机编辑嘉靖三十四年以后与刑名相关者的事例于万历十三...
中国古代律典如何以简驭繁
尽管名称不一,但来源和性质大致相同,律典居于核心地位,以保证中国传统法在本质上的单一性。例如律例关系,“两者效力之源泉,均系出于人君之统治大权,但于各该朝代实定法之体系下,应认例为一次级(次于律)之规范。然例之实际效力实优于律,此乃其为次级规范(细目法)之结果(在实施上,细目法排除了根本法)。”...
我国古代的环境法文化
从秦汉时期开始,在律典层面也有了环境管理保护机构的职责规范,如秦汉时期的“少府”是管理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的行政机构,汉武帝时改称“水衡都尉”。唐代在工部职官体系内设立由都水监、虞部、水部、河渠署等机构组成的行政管理体系,负责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宋朝律典沿用了唐代对环境保护机构的设置方式,虞部、水...
孟院荐书 | 俞荣根:《礼法中国:重新认识中华法系》
第一章:律典体制、律令体制抑或礼法体制总论第一节“律典体制”与中华法系一、法系和中华法系二、中华法系学三、“律典体制”范式下的中华法系研究四、“律典体制”说与“诸法合体”论第二节“律令体制”与中华法系一、律令与律典、令典二、“律令体制”说源自日本三、“律令体制”说传入中国...
【重点推荐】乡村治理应警惕高成本陷阱
由于简牍时代抄本的特性,墓葬出土的律篇并不等同于秦汉律典的全貌。至少在御史、廷尉官署必定保藏有内容完整、篇次有序的律典全本。通过在各级官府中持续进行“雠律令”以及确定新律令生效的时间,可以把对律令不断修订可能造成的紊乱尽量加以控制,使律典得以在动态中保持内容的相对确定和执行尺度上的全国统一。活跃的...
华夏文明“良法善治”从“律令体系”升华为“典例体系”,通过“常...
藉由中央集权帝国的历史惯性和划一治理需要,以律学的发展提升和成文法的自我完善为基础,华夏文明“良法善治”从“礼刑体系”过渡到“律令体系”,形成以律典、令典为基本法典,律令格式浑然一体,渗透了儒家礼教纲常的法律体系,缔造出大唐帝国的不朽盛世与“律令制国家”,是为中华法系之定型、东亚文化之要领(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
2016年考研法硕(非法学)专业综合真题
61、宋朝为弥补律典之不足进行的立法活动有:A编敕B编例C编修会典D编纂条法事类62、清末礼教派与法理派围绕新式法典的制定产生了理论争执,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A、“干名犯义”条的存废B、“无夫奸”和“亲属相奸”C、子孙违反教令是否为罪...
《东方法学》2022年第1期要目
内容提要:律典作为中华法系之机枢,以其体系化的规范构造和精湛的立法技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水平。在律典体系化演进的历史进程中,法经、唐律疏议、大清律例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法典统编体系。法经是在类型归纳的基础上编纂完成的,初步形成了垂直构造的统编体系。唐律疏议是律文与疏议、总则与分则的复合...
2013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答案(专业综合)
A、亲属相犯,罪不至死B、为伸张孝道,可特赦罪责C、诏令与律条冲突时,须依律断案D、子女的人格从属尊长,不受法律保护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北魏时期法律原则37.首次明确区分律和令,从而解决了秦汉以来律令混杂问题的古代律典是A、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