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论坛》2024年第5期要目
应以“地方性事务”“中央立法权专属”“不抵触、不重复”等方面出发,构建数据事项对应立法效力位阶的评价标准。将之适用到既有地方数据立法涉及事项能够推出,地方性法规可以就政府职能和事权分配、公共数据界定与共享利用等事项制定规则;与数据权属和流通交易、数据来源者的在先权益、数据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关的事项,...
德邦宏观:三中全会聚集改革破局和机制创新,重点关注八件事
公报强调深化财税、金融及区域发展等体制改革,在百年变局下,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安全保障的重要性上升,也就需要财税、金融、货币、信贷等政策更加关注这些方向的目标,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科技、产业、安全的领域的发展与需要,重点关注:·财税改革聚焦央地事权分配、税目调整。其一,进一步完善分税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
吕冰洋、胡深:中国央地财政关系的演进:一个理论框架(2万字论文)
引入中央的行动之后,如果将地方政府行动占全部政府行动的比例视为事权分配格局,根据模型结果可知,在中央对事权不做限制,财权配置为s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事权分配格局为a=。由此可得,即地方税收分成比例与事权配置正相关,这表明政府间事权分配与财权分配是联系在一起的,理论分析的结论适用于两方面财政权力...
新一轮财税改革前瞻:央地税制再协调|财政|税收|政府|分税制|地方...
分税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税改革主要原则和脉络,其关键在于协调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事权分配,并通过这种协调和规范,更好地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韩国春在上述书中也提及,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之前,财政管理体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税收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不同经济成分和不同经营形式的企业所得税制不统一,内...
赵建:新一轮财税改革——如何“统筹”和“深化”
可以说地方债务顽疾是分税制以来央地财权和事权分配不合理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统筹和深化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与地方债务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地方政府承担了过多的公共事务,教育、卫生等本该由中央主要承担的事项基本全部由地方承担。特别是疫情危机发生后,抗疫的绝大部分成本让地方政府承担,中央只承担了一小部分...
三中全会重头戏:央地财权事权再分配,地方拓展新税源
三中全会重头戏:央地财权事权再分配,地方拓展新税源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要调整,地方税源也会增加(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7月19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介绍和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根据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招商宏观 | 怎么看“央地”财权和事权的长期分配?
中央与地方事权分配的演变1979—1993:放权让利、明确地方公共服务职责。1)为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经济管理事权向地方下放。2)这一时期,教育、文化等主要属于地方事权范畴内的支出迅速增加。3)中央的调控能力被削弱,为此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埋下伏笔。1994-2002:分税制改革,财权上收、事权下沉。1)这一改革在宏观...
人大教授吕冰洋发布重磅报告《完善地方税系》(附全文)
这取决于三个方面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二是政府间事权分配关系,三是税收与非税关系。第一,政府与市场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应是分工明确的、互相补充的关系,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不过,现实中不少物品属于混合物品,需要政府与市场联合提供。对此,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县域治理 | 吴春来:转型中的县域治理:国家权力与基层政权互动的视角
也就是说,基层体制内部的权责关系和事权分配并不完全由组织程序、制度规则来明确,而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不仅基层体制具备此种组织形态的调适性,在体制其他层级也具备此种能力。只是,在县域体制下,此种体制的自我调适借由政策执行话语而变得更加常规。此种体制自我调适的核心在于党委领导的有效性。维系此种多元行动者...
增加地方财力 优化事权和支出责任
财政部表示,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适度加强省级在维护本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界看来,适当下放财权是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不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不仅可以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能通过合理的财权分配机制,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