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考虑到居民消费和其收入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收入增速的放缓将不可避免地掣肘居民部门消费的扩大。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依然存在,难以支撑大规模消费需求。当前的转移支付和直接税再分配制度都存在可优化的空间,例如,对于财产性的收入缺乏有力的调节机制,再分配政策对于农村地区的效力偏低等。从现状来看,近年我国的...
如何完善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机制?这个论坛上专家们这样说
收入和财富分配机制改革,需要统筹各方力量。如何形成科学研究方法,以提供更好的主体分工和资源分配方案?岳希明基于居民家庭收入的生成过程和再分配效应的测量方法、测量指标,阐述了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等。他认为,再分配政策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而社会...
李实:未来居民财富积累靠什么?
对此,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指出,财富积累机制并不是限制居民财富增长,也不是搞财富的平均化,而是在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合法积累财富的前提下,打击以非法手段致富,抑制以畸形机制“暴富”,促进实现居民财富正常、合法增长。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李实曾与同事发...
全网热议“董明珠提征”,财富分配的一大隐忧却未戳破
有观点认为,个税征收仅针对于流量收入,对存量的先富群体征收机制却还不完善;也有专家指出,当前各类专项附加扣除已使部分压力群体的纳税标准提至1万元,再提高起征点,只会使更高收入群体减税更多,而弱化个税收入的分配调节功能。透过争论,我国居民财富状况究竟如何?财富积累和分配机制该如何规范?本文指出,我国居民财富的...
周新平:为什么中国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值得中国学习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曾经以均等性来体现公平性。比如计划经济时代的“吃大锅饭”现象,在收入分配上干多干少一个样。结果是社会生产效率低下,不可持续。现在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是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体现公平的同时,还要兼顾效率和可持续性。如果现在企业每个员工都拿同样的工资,公平性有了,社会生产效...
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一、居民收入情况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
缩小财富差距,如何实现?|三中全会系列解读
李实认为,当前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城乡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人群之间收入差距居于高位,2016年以来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基本上处在0.46-0.47之间,没有延续在此之前几年的下降趋势;城镇内部工资差距一直扩大;养老金待遇的差别尤为明显;居民财产差距急剧扩大,财产基尼系数快速升高等。
三中全会《决定》解析⑥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2000-2022年各国财富基尼系数来源:瑞士信贷发布的《2023全球财富报告》)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我国,大部分劳动者报酬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在80%以上。1992年至2018年劳动报酬净额占国民收入比重趋势,也呈现“微笑”曲线。这一占比自2008年降至30.3%低点后...
李实“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并非“均贫富”
李实:财富积累机制不完善,不仅会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带来财富分配差距扩大,同时也会影响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财富积累机制与收入分配机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强化的关系。居民财富可以带来财产性收入,其作为居民总收入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当前,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虽有明显下降,但仍处在...
专访李实:“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并非“均贫富”|新京报评论
李实教授长期致力于经济思想、经济转型与发展与收入分配研究,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农村扶贫开发等领域,都多有理论贡献。针对一些人对“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疑虑,李实教授在采访中表示,这并非限制居民财富增长,更不是要搞“均贫富”或者“杀富济贫”,规范的目的在于缩小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