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达到点火要求!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实现1兆安电流15亿℃运行
10月21号那天,有媒体像人民网这样报道了,咱们国家在核聚变研究上的大设备——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简称HL-2M,又有新突破了。这不,它最近弄出了1.5亿度的高温,比太阳里面还热得多呢!而且,它还搞出了超过100万安培,也就是1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这可是咱们国家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新纪录了。HL-2M装置主...
我国“人造太阳”再次领先 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据龚先祖介绍,中国从上世纪末在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的HT—7装置上开始进行长脉冲的等离子体实验,真正朝着聚变能技术研究方向的EAST装置在2006年建成,第一次等离子放电时间在当年的9月26日,主要目标就是面向未来聚变堆的稳态运行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原子核的裂变反应为基础的核电站登上世界能源舞台...
分析中国核聚变发展历程:从“东方超环”到未来能源主导权的竞争
假如没有意外,该核电站将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建成,预计在2050年将实现核聚变的商业化发电。不过,大家都清楚,某项技术是否能够商业化运营,主要取决于它能否盈利。目前,中国在核聚变方面的投资已超过美国,仅每天开启托卡马克的费用就高达15万美元,这还不算研究人员的薪资等其他相关开支,足见实现核聚变是需要付出巨...
我国下一代“人造太阳”启动工程设计 技术逼近极限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造太阳”,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要在20年左右能够在大规模的、几十万千瓦的基础上运行较长的时间,就需要验证聚变的工程可行性,而东方超环正是为此进行验证实验其可行性。让5000万摄氏度等离子体持续100.12秒,这是目前EAST取得的成绩,也是当前国际核聚变反应最好的成绩。EAST差不...
14亿人免费用电时代或将到来?我国在核聚变领域获得大突破!
2023年,EAST再次突破自我,实现了高功率稳定运行403秒,相当于把太阳中心温度的10倍高温维持了将近7分钟,这标志着人类在探索可控核聚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除了磁约束,中国在惯性约束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神光二号”激光装置,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巨型激光装置,能够产生极高的能量密度,用于模拟核聚变反...
可控核聚变迈出坚实一步!我国“人造太阳”全球首次放电成功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官网文章显示,根据实验资料估计,使两氘核相遇,它们的相对速度必须大于每秒1000千米,也即温度必须高达1亿度,因此超高温是发生核聚变所必需的外部条件(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采用常规的方法,要想加热到如此高的温度是非常困难的。1945年原子弹研制成功以后,人们也就找到了在极短时间内加热到几亿度高温的方法。
刘永:核聚变,作为未来能源的挑战与应对
为此,规模空前的国际合作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应运而生。我国也于2003年1月初正式宣布参加ITER计划政府间谈判。ITER是世界上第一个反应堆规模的受控热核聚变设施,也是最终实现磁约束聚变能商业化发电最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桥梁。总体上看,世界上主要发展聚变能的国家,在围绕建设本国聚变示范堆的...
核聚变项目疯狂吸金,商业化进程加快
在2021年5月,我国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等离子体在1.2亿摄氏度和1.6亿摄氏度下分别运行101秒和20秒。这为人类在核聚变能源发展上提振了信心,因此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诞生,多国合作攻坚技术难题。在此背景下,资本巨头开始加大对核聚变公司的投资布...
可控核聚变融资额屡创新高 产业进入发展临界点
根据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官网,2023年12月29日,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联合体的成立是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将有力推动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我国乃至全球的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未来产业启航行动,...
The Innovation | 高温超导强磁场先进仿星器——稳态核聚变的发展...
长期从事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主持国家大科学工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近年来,带领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实验团队聚焦聚变堆稳态运行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长时间尺度、稳态聚变等离子体的物理和工程实验研究,在高性能、稳态、长脉冲等离子体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推动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