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选举:袁世凯当选内阁总理,黄兴获得选票
各省的请愿活动不断迫使清政府将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五年,并在国会成立之前设立责任内阁。1911年,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制度,但内阁成员中皇族过多,遭到当时人们的讥讽,称为“皇族内阁”,引发了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二、滦州兵谏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0月27日,滦州...
慈禧生命的最后7年:完成五件大事,每一件都决定大清未来走向
于是大批改良派倒向革命党,剩余的改良派发起最后一搏,试图通过让清朝确立“责任内阁制”来挽回人心。结果载沣却建立了一个多由皇室成员组成的“皇族内阁”,继续垄断权力,这使得改良派彻底失望,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简而言之,慈禧的“预备立宪”不但没有起到缓和矛盾的作用,反而相当于是在众人面前撕下了清廷的伪善面纱。
晚清疑案居然是从桃色新闻引发,由此也证明,和珅不是大清第一贪
光绪三十二年,大清新官制变革正式开始,事关自己的乌纱帽,官员都积极行动起来,所有的官员都聚集在两大派系周围,斗的是你死我活斗。当时,“庆袁派”袁世凯的意见是设立责任内阁制,而“清流派”的意见是保留军机处。瞿鸿禨实际上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可以相信,如果袁世凯提出保留军机处,瞿鸿禨一定是提出责任内阁制...
转载丨金冲及: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二)
1911年5月8日,清廷谕设责任内阁,裁去原有的内阁、军机处及会议政务处。新设责任内阁以奕劻为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13名国务大臣中,满族占9人,而皇族即有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这种倒行逆施更引起舆论大哗,许多原来维护它的人士也感到寒心,对清朝政府的立宪已没有多少人再抱希望了。
有人说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你怎么看?
二、明朝的内阁制,弥补了皇权的不足打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明朝的内阁制有点像近现代的君主立宪,皇帝任命内阁大臣,内阁由首辅统领处理朝政,皇帝的责任是对内阁处理意见审批,形成皇权与内阁之间的相互支撑与制约。这种看起来很“民主”的政体,跟独裁的朱元璋有关。不是他创立内阁制,而是源于他对丞相职位的废除。朱元...
满清只能被扫进垃圾堆?中国君主立宪制的尝试,为何失败了?
▲清朝第一届责任内阁1901至1911年,清廷内部因“立宪”问题分化对立,进而演变成激烈的政治冲突和权利争斗,清朝君主立宪制尝试失败(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最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共和。持续十年的清末新政,为何君主立宪问题迟迟无法取得进展?君主立宪制,为何无法挽救清朝的国运?
民国档案︱辛亥革命后日本舆论界对中国共和制度的关注与讨论
根据《参议院议事录》记载,自2月7日开始,编辑委员会提出临时约法草案,在审议长李肇甫主持下全体议员讨论公决草案,决定将草案中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并对原草案章节作了调整。2月17日至3月5日,参议院召开会议,审议临时约法草案,进行二读。3月8日召开会议,进行三读,一致通过《临时约法》。可以看出,《...
高考历史130个关键概念,复习必备!
约法规定强调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规定自由平等原则,否定封建等级;体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一座丰碑,也是辛亥革命的最主要成果。
宋培军:袁世凯手批清帝辞位诏书的发现及其对清末民...
对于总统制到内阁制的民初政体变革,谷钟秀有一个被后人批评为“因人立法”的解释。孙中山的政体主张也有一个变化过程,从1895年“创立合众政府”、1897年“作联邦于共和之名下”而倾向联邦制,到1912年1月21日南京临时政府阁议主张中央集权,1913年则明确主张内阁制。孙中山、谷钟秀依据政府组织形态的不同把政体区分为...
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各单元精细框架图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