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长三角就有一个“朋友圈”
当我们沿着长江下游探访一连串考古遗址,从安徽凌家滩,到苏州张家港东山村、苏州草鞋山再到上海广富林、余杭良渚,一幅5000年前的江南历史画卷,逐渐清晰呈现。这和当时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大批先民从高地、山岗前往平原居住,生存方式也转向大规模农业种植。而距今6000年开始形成的长三角平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远古先民。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5000多年前,长三角就有一个“朋友圈”
当我们沿着长江下游探访一连串考古遗址,从安徽凌家滩,到苏州张家港东山村、苏州草鞋山再到上海广富林、余杭良渚,一幅5000年前的江南历史画卷,逐渐清晰呈现。这和当时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大批先民从高地、山岗前往平原居住,生存方式也转向大规模农业种植。而距今6000年开始形成的长三角平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远古先民。
夷夏东西:从多元到一统的重要过渡阶段 | 栾丰实 王芬
到距今5000年前后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城址已达到20座,成群分组地分布于长江南北和汉江东西。这些城址分别代表着规模大小不等、聚落结构清晰、等级差别显著的不同聚落丛群,构成了一个个等级分明的政治实体。距今6000年前后以降,长江中游的大溪·油子岭、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文化内涵前后相...
陈杰:最初的“上海”——距今6000年的先民拓荒创新
上海史前地区有一道冈身,从嘉定向南穿过闵行马桥到金山柘林,经测是距今6000—4000年左右的海岸线。其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4000年之后淤积而成,随现代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平原地区不断向海、向东拓展,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空间。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的先民应该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开拓者,以极大的勇气去陌生环境垦荒,这是上海...
陈杰:最初的上海,距今6000年起先民于冈身拓荒生存 | 上海文明探源
导读4月27日,文汇讲堂第169期“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上海6000年”(简称“上海6000年”),启动首讲《最初的上海: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主讲,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参与嘉宾对话并共同回答线上线下提问,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做全场点评。央视频、喜马拉雅、文汇报...
中国历史是上下9000年而非5000年
一是6000—5000年前的炎帝、黄帝时代(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其后是颛顼、帝喾、尧、舜、禹时代向有历史记载的夏、商、周的过渡。现在有的人把史前考古与历史考古的界定混淆起来,大谈中国的文明断代,硬是要把中国的文明定死在4000年之内的3700年间。无视8000多年前已经在大地湾为中心的渭河上中游的古成纪地域诞生的伏羲文化的事实。
讲座回顾|“上海6000年”首讲:最初的“上海”
上海史前地区有一道冈身,从嘉定向南穿过闵行马桥到金山柘林,经测是距今6000—4000年左右的海岸线。其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4000年之后淤积而成,随现代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平原地区不断向海、向东拓展,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空间。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的先民应该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开拓者,以极大的勇气去陌生环境垦荒,这是上海...
去青浦寻上海6000年之源:那人、那琮、那墓、那塔
4月27日,第169期文汇讲堂“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上海6000年”启动第一讲《最初的“上海”——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的承继》,主办方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在简短的开幕式上致辞。讲座尾声,研学报名启动,15分钟内秒抢,当晚,53位研学团队员名单确立。9:30分,载...
文博日历|来看这只来自6000多年前的远古“萌”禽→
它的出现昭示着6000多年前中国人的生活器具中实用性与造型性已达到了美妙的结合仰韶文化先民不折不扣的生活艺术家都说陶鹰鼎是仰韶文化的代表作之一那么这仰韶文化又是什么呢?仰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距今7000年到5000年),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
陈杰:最初的上海,距今6000年起先民于冈身拓荒生存|169-1①
上海地区有一道冈身,大概从嘉定向南穿过闵行马桥到金山柘林,经研究它是距今6000-4000年左右的海岸线。所以,在这条冈身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4000年之后淤积而成。正是伴随着现代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平原地区不断向海、向东拓展,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空间。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的先民应该说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开拓者,他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