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世界】操纵之笔与守变之道——新安画派画家吴皖生的书法...
皖老在信中特别提出书法的用笔技巧对艺术水准、作品格调的作用:“书法用笔,绝不能忘记操纵跌宕,有操纵跌宕之笔,则平庸呆板远矣……”诚然,书法创作中笔势是丰富多变的,如点画用笔、间架结构,以及字的大小、长短、高低、宽窄、俯仰、向背、开合、欹正、轻重、缓急等都是对立统一的,以动取静,以静制动,在行云流水...
书写与图象的气化:王微《叙画》义疏
只不过,这个“同”并不是僵固的形式同一性,而是时时差异化地创造着、生动地变化着的“能同”或“善与人同”,如焦循《论语通释》对“和而不同”的解释。[参拙文《焦循论异端及其对当代儒学的启发意义》,见刊《国际儒学》2022年第1期。]这个“同”不是取消“上”“下”“道”“器”之间的差别,而是...
真我之路——于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展回顾
因此我认为学习油画的最大困难不在于掌握技法,而在于如何能建立一种适合这一画种的科学的观看和思考方式。基于这些思考,我致力于无偏见地研究欧洲不同时代的不同画家的优秀作品。因此,我自然而然地将莫奈、库尔贝、维米尔、伦勃朗,甚至毕加索等艺术家联系在一起,因为我能够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我想这应该是我必...
“画里传神&画中真意”林墉苏华伉俪作品展在佛山开幕,展期至10月...
在林墉的绘画中,拘守规矩者看到放纵,爱作拙涩者看到浮滑,故作艰深者看到浅薄,刻意求新者看到陈旧;当然,也不排除急功近利者,看到了轻而易举的成功。偏见源自以己之是度人之非,南辕嘲笑北辙。说白了,也就是于“表现这个,这样表现”,人人心里有一本心照不宣的陈年老账。在我看来,林墉之所以为林墉,根据也正在...
艺术开卷|毛时安:我与新海派美术的五十年
近日,知名艺术评论家毛时安的新作《听潮:新海派美术评论》(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面世。该书共分为“灵变入化境”“别样的美态”“鸟儿停在这里”和“大海潮动”四辑,集合了六十余篇海派美术评论文章,涉及海派众多艺术名家。毛时安的艺术评论,评画家和绘画不是就事论事
“汤好喝叔叔”:不要把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拱手让人
像达·芬奇的手稿,书中的文字多是达·芬奇对于绘画的思考和解释,但那是一本非常专业的画册(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因为我的手稿还有一个特点,我随手写在上面的文字,有些是关于这些画的,也有些是画之外的内容。这些文字不像诗,也不是俳句,有的是创作说明,有的是制作的注解,更多的是信手拈来的、溢出的文字,但也是最有意思的部分...
花鸟画名师创作录 —— 孙其峰
到底应如何理解“拙”呢?从书法上(包括绘画的用笔)看,那就是所谓“生”;从绘画上看,那就是所谓“不似之似”或“似与不似之间”的“不似”的一面。“生”,不是真正的生,是熟后的“生”,是用来防止“油”“滑”“庸俗”的生。这个“生”就是“拙”字的同义语。绘画上的“不似之似”的“不似”一面...
梅墨生:中国画人文标准和美学追求
中国人画画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画有形神皆似和形不似而神似这两个脉络,追求超越的哲学境界。中国的写意画不会是纤毫毕现,必须敢于省略,否则永远画不了写意画。但西方人必须依靠造型作为基本的依据,这是中西方绘画很大的区别。
【难忘的书与人】朱颖人:清香似旧时 | 汪家明
朱颖人学过西画,更是获益匪浅。他在回忆录里记载:林风眠先生画画,画幅大都是斗方尺寸。他画得很快,每天能画很多;在画上从来只落款不题辞,落款的笔法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和他画里的线条特点一样,松快而不过于委婉,爽利而不锋利。作为入室弟子,吴茀之先生对他的教导涉及各个方面:"画画不读画史到头一场空。读书...
石虎最后的长谈(下):寻找一种元浑,艺术可以招魂
2024年9月9日是知名画家石虎(1942-2023)辞世一周年。石虎一生可谓传奇,他早期因《非洲写生》而影响巨大,其后因特立独行与求新求变不断成为艺术界争议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