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洒脱的境界:一蓑烟雨任平生
越是风雨飘摇,越要稳住自己第二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初到黄州的时候,异地他乡,孤雁飘零,只能寄住在寺院。以前的他,是万众瞩目的宰相之才,眼下只是一个丢了前景的散官,余生可能都要在萧瑟和困窘中度过。人生从高楼到低谷的落差,个中滋味,他品尝了个透。然后呢?是“举杯消愁愁...
勉励自己不断进步的诗句: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四句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寓言人生追求,告诫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宽广与深远时,唯有不断向上攀爬,才能拓宽视野,实现人生的更高理想。再看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其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所述:“竹杖...
这些网文诗句真的封神了,任何一句拿出来,都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10.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11.我儿王腾有大帝之资12.方源,忘了宁姚吧,等我成了准仙帝,我只爱你一个人!13.绘梨衣死的那天,路明非你孤独的坐在王座上,而我的朋友江南,就应该死在娘胎里。14.所有因果,尽加吾身!15.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中年穷!老年穷!16.天下谁人配白衣...
蒋寅| 略谈文天祥《过零丁洋》诗的异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诗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下册,文本存在的一些异文引起关注。《语文学习》2015年第1期发表福建师范大学汤化先生《〈过零丁洋〉版本之疑》一文,指出当今各种出版物使用的文本,有三处文字有异文,即“寥落”一作“落落”,“飘絮”一作“抛絮”,“浮沉”一作“飘摇...
老宗祖笔下最通透的那些古诗词!
“月照松梢鹤梦醒,心随云影共飘摇。”这句偈语描绘了月照松梢、鹤梦醒来的宁静场景,心境随云影飘摇,自在无碍。它体现了禅宗对于心境通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落叶聚散成秋梦,流水无常映天心。”这句话以落叶聚散、流水无常为喻,表达了世事如梦、无常即真的深刻哲理。它提醒我们放下对恒常的执着,以通透...
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堪称同段位中的天花板,后两句是家喻户晓的...
同样是咏柳,同样是修辞,贺知章的诗句让前人相形见绌:唐代诗人沈佺期写的是“寒依刀尺尽,春向绮罗生”,宋之问写的是“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这两人都用了剪彩与剪刀的比喻修辞(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反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用剪刀来比春风,写出了柳叶被春风春绿的诗情画意。
百岁叶嘉莹: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大道①
因为工作原因,有幸接触到您,接触到诗词。这使我感受到非常荣幸。那个时候,我扶着你,背着您的包,推着您的轮椅,听着您的诗,那个时刻让我感到非常美好且难忘。有一句话说,润物细无声。您对我的影响就是润物细无声。先生啊,自从您住进医院,我就很少能看到您了。非常想念您。我就在迦陵学舍等着您回...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看中国古画中的诗画相映
佚名(北宋郭忠恕风格)《辋川图》中抄录的王维《辋川诗》,16-17世纪佚名(北宋郭忠恕风格)《辋川图》,16-17世纪杜甫、白居易的诗意也是后世画家描绘的主题、明代丁云鵬的《浔阳送客图》再现了《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忧郁场景。
江南名士 | 高启:明王朝诗歌悲剧里的自适人生
可是面对饶介盛情好意,高启却“笑而不答”(张适《高君启哀辞序》),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高启所受教育乃儒家忠君思想,元朝虽然风雨飘摇,但他仍希望朝廷中兴。高启友人张贡士入京会试时,他曾有寄诗,“坐令王纲复大正,乾枢共仰天中旋”,从中可见高启思想上的正统。二十二岁时,高启入了饶介府教其子弟。高启心怀...
10首经典咏竹诗词,句句意境深远,字字都是美的哲思
第十首:明代朱元璋的诗《咏竹》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感悟:明太祖朱元璋的这首本气势之盛一如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诗句中虽一字未提“竹”,却句句不离竹,作者笔下的竹子,不畏风雪,宁折不弯,自有一种顽强的意志和不可征服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