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永远不会出现在教材上的暗黑古诗词,很多人应该都没读过
如果这几句诗已经让你觉得很残忍了,那么接下来描写她的身体被肢解、做成食物被人食用的画面就更为的残忍和血腥: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5《题城墙》清:江阴女子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译:皑皑白雪覆盖着尸体和...
“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逼上梁山》是《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的第一篇,胡适把诗里的个人情绪,与文学革命这个大运动联系在一起,他说:“这种孤单的情绪,并不含有怨望我的朋友的意思。我回想起来,若没有那一班朋友和我讨论,若没有那一日一邮片,三日一长函的朋友切磋的乐趣,我自己的文学主张决不会经过那几层大变化,决不会...
曹操发明的一个成语,将死亡说得很文艺,如今人们却经常挂嘴边
人生在世,谁又能避免一死呢?与其畏惧死亡,不如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精彩。这种达观豁达的人生观,与其经历密不可分。曹操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在《短歌行》中,他写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暗示了他...
当一个哲学教授走到死亡的路口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哲学就是练习死亡。”练习死亡的目的是战胜非理性的恐惧,到最后,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哲学家是不惧怕死亡的。”这句话成为朱锐生命最后的一个注脚,“只要是倒在我自己选择的路上,那就是自由的。”作为病人的尊严顶着爆炸头,戴副圆眼镜,打扮考究,这是许多人大学生对...
唐代诗人是这样用诗篇描写南方天气的
岭表山川,盘郁结聚,不易疏泄,故多岚雾作瘴。——《岭表录异》贬谪此地的诗人们对瘴雾早已司空见惯。例如魏理《中国诗选》所译王建《南中》一诗。瘴雾的毒性,曾被归因于巫术。例如,据说有个叫封盈的“妖贼”(可以理解为“土著巫师”),能够唤起方圆几里的大雾。
不到潇湘岂有诗
不到潇湘岂有诗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清晨,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行吟泽畔,遇见乐观而现实的渔父,两人有了“清浊”之辨(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渔父鼓枻而去;屈原,抱石沉江。这是清绝的潇湘大地与诗人的第一次遇见。诗人用诗歌和死亡,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浪漫和诗意,还有无限悲怆的底色。一百多年后,一...
布莱希特:生命不该是一场惩罚,可惜,人世并非如此
这将是被谈论的一年。这将是讳莫如深的一年。老人看着年轻人死去。蠢人看着聪明人死去。大地不再孕育,只吞噬。天空不再下雨,只下铁。《这一年》写于1940年,二战爆发初期,最后一节写的是战争对世界的残酷破坏,第二节写的是成批的青年人死亡,布氏之前的中文译者黄灿然把此诗的第一节译成“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
1942河南灾荒:黄河决堤加日寇铁蹄致使300万人死亡,300万人逃荒
据《偃师县志》记载,灾民们不得不以树皮、草根、观音土、雁屎为食。灾情严重,19万灾民中有大量人员外逃或死亡,灾情之重,60年来实属罕见。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是一场悲剧,但对于河南人民来说,这远不止悲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此刻却无法找到任何词语来描绘当时的惨烈和悲凉。这场灾荒的特征...
海南周刊丨不为告别的《告别书》——追忆文艺评论家马良
朝闻道夕死可矣“真正的艺术家必得要保有赤子之心,方能纵身大化,不喜不惧,在集大成的艺术中获得永生(马良《告别书》之八)”——诗言志。翻开马良的诗作,不期然会看到这样的句子。如果不是以他个人的修为做垫底,这样的诉说就难以服人。而马良,正是一个身体力行者。所幸的是,马良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名家|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朱锐以道成肉身的方式证明了,死亡不只意味着生命的终止,也可以意味着生命的完成。作为真正的哲学家,他把生命的尊严保持至最后一刻,让自己活成了一部作品。——刘畅(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真正的哲学家是不惧怕死亡的”,我想朱锐想告诉我们的其实不是死而是生。尊重死亡最好的方式就是赋予生命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