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谈创作|我在好久以后才形成了自己喜爱的语言风格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
《凡人歌》,现实主义恐怖片:日子该过还得过
当李宗盛的《凡人歌》音乐响起,中年夫妻那伟和沈琳困于生活、无奈地呼喊又只能默默承受,甚至令人想起叶芝书写尘世疲累的诗句,“我们和这劳碌的尘世也在逝去”(《世间的玫瑰》)“跟随你的,还有全世界的眼泪,还有她迟缓的船队的全部悲怆,还有她无尽岁月的全部负累。”(《爱的哀伤》)使人感到恐怖的还包括堕入深渊的...
八月,我的酒杯空空|叶芝|诗歌|诗作|长诗|酒神|凝视_网易订阅
点评:“杂乱的月光令我想到叶芝名作《摇摆》中的诗句“而冬之冷月似风暴吹乱的箭镞”,灼人的眼睛若是爱意燃烧的惊奇之眼。不想回头又不免令人想到对于俄耳甫斯的“不能回头”的禁语,不回头瞬间就会无尽延宕吗?在俄耳甫斯的故事中,冥府禁语意味着绝对理念,对其的遵守意味着对信念的坚执。回头意味着怀疑和放弃。俄...
海南周刊丨不为告别的《告别书》——追忆文艺评论家马良
临终前,马良以孔子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为告别,并作为《告别书》的引子,与叶芝的诗句“对生活,对死亡/冷冷地看上一眼/骑士呀,向前!”一起构成了马良的生死观,这不仅是对亲友的深情告别,更是他对生命、死亡以及人的命运的深刻反思,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冷静与决绝。他以骑士般的勇气和诗人的超迈,含笑面对...
“一汀烟雨杏花寒”——中国古诗与杏的跨文化“旅行”
杜甫有“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的诗句,杏坛指孔子传道授业的地方。《庄子》载:“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后世以“杏坛”泛指授徒讲学之所。宇文所安的杜诗译文对此也进行了注解。不管是“杏林”还是“杏坛”,均指向了杏在中国文化中的复杂寓意。作为一种凝练的文化意象,它既有现实的所指,表达了...
布莱希特:生命不该是一场惩罚,可惜,人世并非如此
作为剧作家的布莱希特是著名的“间离理论”的创造者,有些戏剧首演时即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而作为诗人的布莱希特则相对低调(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不过时至今日,他那些朴素、直接的诗句成为他洞察力与勇气的最佳证明。他在诗中讽刺希特勒为“粉刷匠”;他在二战爆发前几年就说“当德国武装到牙齿/大祸便要临头”,“战败国的底层人...
R.S.托马斯:一切都会得到报偿,治愈历年的创伤|尼采|叶芝|威尔士|...
距上世纪八十年代王佐良先生将托马斯带入汉语世界已过去四十余年,尽管他从未像里尔克、艾略特、叶芝、史蒂文斯、奥登、米沃什等异域诗人一样掀起一阵阵旋风,却如一脉隐秘而鲜活的源泉持续地滋养着汉语新诗的园地。他著名的诗歌信条“诗,经由心灵/抵达智慧”为众多诗人所信奉,呼应了八十年代以来新诗由主体抒情朝智性写作的...
叶芝:诗人的智识构造
面对一个复杂又奥义无穷的文本,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辨析,很多时候思考也是美妙的乐趣。1939年1月28日,叶芝在法国病逝,终年74岁。1948年9月,诗人的灵柩迁回爱尔兰故乡,葬在斯莱戈耶达姆克利夫,这是一个云雾缭绕的优美海滨之地。他的墓碑刻着诗人自己题写的诗句: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赶路。
至爱书 | 《叶芝诗选》byW.B.叶芝
爱尔兰人是欧洲最难以判断的民族之一。叶芝有许多绝好的诗句,可以有力地启发一个普通人的愚讷脑袋的有力开凿,但也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自说自话——一如他1925年出的那本书的书名,是一种“幻视”。比如:“在极端和极端之中/人走完了他的历程;/火炮,或火热的呼吸/都会来摧毁、来消灭/白天和黑夜/的自相...
叶芝:我致力于以古老高贵的方式爱你
叶芝诗集中爱意深藏的句子,无不是写给所爱之人的。这个被叶芝一生眷恋的女人就是女演员茅德·冈。叶芝说,我所有的诗,都献给茅德·冈。他的动人诗句都藏在了这本典藏版诗集《寂然的狂喜》中。音乐人李健音乐人李健曾这样盛赞这本叶芝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