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生沉浮,千古流芳
当船至真州时,苏东坡跟米芾见了一面。米芾把他珍藏的《草圣帖》和《谢安帖》交给苏东坡,请他写跋。两天后,苏东坡就瘴毒大作,猛泻不止。到了常州,苏东坡的旅程就再也不能继续了。七月里,常州久旱不雨,天气燥热,苏东坡病了几十日,到二十六日时,已到了弥留之际。他对自己的三个儿子说:“吾生无恶,死...
苏东坡在苏州的嫡系传承:叶梦得与《石林诗话》
叶梦得受苏轼影响颇深,在《石林诗话》提到苏子瞻有“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的诗句,认为双字一用,增添了音韵之美,令形象更加生动有画面感,还拓展了诗歌境界,富有审美张力。《石林诗话》宋叶梦得撰四库全书本图源:识典古籍网元代文学家方回在评价《石林诗话》时,认为叶梦得因过往经历,推崇王安石...
苏东坡的艺术人生:除了诗词文学之外,他的绘画也是顶流的存在
苏轼平生爱竹,曾写下句子当如竹的著名诗篇《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一点在苏轼的另一件传世作品《潇湘竹石图》中被完美地展现了出来。《潇...
贺铸一生最燃情的一首词,前承苏东坡、后启辛稼轩,堪称两宋豪放词...
其实这两句是贺铸从李白的诗句“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中化用而来的。在诗词中化用前人诗句、征引典故是常见的创作手法之一,对于贺铸来说,用典是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是他展现才学的用武之地。贺铸的典故运用较前人更为广博。史传人物、儒家经典、佛教道义、前人诗文等等,皆是贺铸创作诗歌、旁征博...
诗书画的历史:从苏东坡到郑板桥
在诗与画的关系上,最著名的说法出自苏东坡的《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来苏东坡用画的优越来赞美诗的精彩,仅指王维的诗作,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这句名言日后成了诗画统一的理论依据,还出现了“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为无声诗,诗乃有声画”的...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36句竹林美景诗句:所到之处明净透彻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36句竹林美景诗句:所到之处明净透彻“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此为苏东坡的咏竹名句,至今仍被爱竹的雅客传颂不已。这位才高千古的风流名士,一生潇洒多情,浮云踪迹。而他所到之处,暂居之所,必有修竹相伴。
诗歌赏析:怀古诗《念东坡》、《贞女桥诗》二首
怀古诗是古代常见的诗歌体裁,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下,有感而发怀古惜今与自己内心产生情感共鸣。近年来,学者黄锦祥通过对苏东坡的缅怀,撰写了怀古诗《念东坡》一首。另在家乡龙江贞女桥公园创作《贞女桥诗》二首,高度赞扬了南宋贞女吴妙静捐资建桥的感人事迹,以诗弔之,伏惟尚飨!
北宋著名“社牛”苏轼:四海之内皆朋友,谁是我的心头好?
苏轼题诗《子瞻与李公麟宣德共画翠石古木老僧,谓之〈憩寂图〉,题其后》:“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前世画师今姓李,不妨还作辋川诗。”此处化用了王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王维这样说曾被解读为自降身份,将自己由士贬低至画工。苏轼在此引用,不免有明夸实贬的嫌疑。黄庭坚在后面急忙做了解释:...
行走丨苏东坡的诗意人生
1“千年英雄”有一个人,一生以最简单的方式行走于尘世,孤独却不落寞,恬淡但不虚无。坎坷中,寻一抹阳光,穿过荆棘;风雨里,撑一把雨伞,走过泥泞。人生滋味都尝过,心中仍是纯净安然。这个人,便是苏轼——苏东坡。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出全球12位“千年英雄”(100
苏东坡“论书法”十首诗:值得反复揣摩的书法理论
这首诗是苏东坡对王献之书法笔法多变(春蚓秋蛇)气势宏伟(气压邺侯三万签)的高度赞美。(5)六观堂老人草书诗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