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是中医食疗养生的基础,也是中医饮食之道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涩味。一般将淡味与甘味并列,即“淡附于甘",而将涩味与酸味并列,即“涩附于酸”。淡味食物具有渗湿、利尿的功效,涩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资料来源:中国中医、北京厚朴中医、广东中医药(大众新闻记者周欣怡整合)
从中医“五味”学养生,调养身体变简单
中医将五味应用于理论和临床实践中。《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酸酸味具有生津止渴、开胃解腻的功效,...
北京中医院院长:汉堡不是垃圾食物 很健康大家放心吃
此外,刘院长还提到了个性化选择的重要性,不同人的体质、年龄、性别、活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营养的需求。在中医看来,食物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食物的阴阳属性和五味调和原理,来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责任编辑:雪花相关新闻这些食物是结节的“消除剂”...
上海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小小本草园”带孩子们探究博大精深的...
“我们原本以为阴阳、四气五味等中医概念对低年级小朋友而言很难理解。”这位校长告诉记者,其实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不少人通过学习,变身“中医小达人”,会给自己调理身体。比如:秋天了,孩子们会主动想到吃梨润肺;受凉了会要求家长熬点姜汤等。二年级小姑娘刘昕悦说,自己学习了一年“中医拾趣”课程,感觉收获了...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全文)
同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概括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西晋时期(265-317),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
中医养生知识
饮食方面,中医注重五味调和与饮食有节(www.e993.com)2024年11月21日。食物有五味,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五脏,过食或偏嗜某一味都可能损伤相应脏腑。同时,要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此外,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特点选择食物也很关键,比如体质虚寒者可适当多吃温热性食物,夏季宜多食清热解暑之品。
中医方书古籍《灵药方》清抄本
方中附子温阳散寒,茯苓健脾利水,白术补气燥湿,生姜宣散水气,白芍调和阴阳,五味相合,如同天地间一股温暖的力量,缓缓渗透至人体四肢百骸,驱散寒冷,恢复生机。此外,《灵药方》还详细记载了“接筋续骨”之术,这对于古代战争频繁、跌打损伤常见的社会背景而言,无疑是救命的良方。书中不仅列出了具体的药物配伍与...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中医治未病
(1)平衡阴阳。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石。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等都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而中医药膳根据食物的气、味特点及人体阴阳盛衰情况,将药材、食材合理搭配,促其五味均衡,起到养精、补形作用,既是补充营养,又是调整阴阳,从而达到补充气血津液、协调阴阳平衡的目的,发挥预防疾病的效果。
【小郎中学中医】中药的四气五味,你了解吗?
四气五味,指的是中药的性质和滋味。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在药物作用的程度上,寒重于凉,热重于温。一般来说,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痰热、清...
南中医真神“七”|本草五味vs南中医的独家味道
“本草五味”与南中医,我们特别为大家邀请到5位学长、学姐听他们说一说在他们的大学生涯中他们在南中医的所思、所想、所成长看他们选择了哪味中药呢?苦——科研达人岳启予南中医2023届本科生、2023级硕士研究生、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特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