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段复原2000年前贝壳画
为了深入探究贝壳画的文化内涵,研究人员还将中山国遗址出土的贝壳画与山东临淄出土的三组贝壳画进行了对比研究。他们发现,山东临淄三组贝壳画被精心置于棺外漆盒北侧,显然承载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中山国贝壳画则仅被放置在墓主的双足之间,这种简约的摆放形式或许反映了不同的丧葬理念及所蕴含的文化信仰。“结合克利夫...
小贝壳大视界
河南仰韶村墓葬出土的贝饰显示7000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把海贝从沿海部落辗转到内陆进行交换,这些海贝也是目前中国人类最早的货币形态。宝螺家族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约10000年~4500年前),处在原始社会阶段的人类对海贝有了新的认识,多彩光亮的外壳、便携带、坚固耐用、可计数等独特的优势成为人类的新宠儿。在今天的...
战国贝壳画“复原”记
何良俊还探讨了古代文献中对贝壳功用的记载,并推测这些贝壳被埋藏在墓中是为了防止动物挖掘墓穴,从而保护逝者。此外,李诩(1506-1593)在《戒庵老人漫笔》中提到,山东青州北部约40里处丰山下麦田里的古墓中,发现了四五千个厚贝壳。李诩详细描述了这些贝壳上的图案,其中有些绘制了采桑等场景,这些画作生动且富有生活气...
科技考古重要突破!中国学者首次复现两千多年前中山国贝壳画
研究团队开展对比研究发现,山东临淄3组贝壳画被精心置于棺外漆盒北侧,显然承载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中山国贝壳画则仅被放置在墓主的双足之间,这种简约的摆放形式或许反映不同的丧葬理念及所蕴含的文化信仰。进一步观察,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呈现出鲜明的对比,临淄M32墓中出土众多珍贵的青铜器、...
郑岩|私密艺术:战国贝壳画所重构的中国绘画史
“螺蛳壳里作道场”,贝壳画为何被称作“私密艺术”?贝壳画对于当下的美术史研究,价值何在?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郑岩教授的新作《私密艺术:临淄战国齐墓出土贝壳画刍议》。私密艺术临淄战国齐墓出土贝壳画刍议作者:郑岩郑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长聘教授。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罕见!战国贝壳画上的“私密艺术” ,正在重构中国绘画史…
“螺蛳壳里作道场”,贝壳画为何被称作“私密艺术”?贝壳画对于当下的美术史研究,价值何在?本期,分享郑岩教授的新作:《私密艺术:临淄战国齐墓出土贝壳画刍议》作者介绍郑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长聘教授(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曾任职于山东省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学者首次复现“中山国”贝壳画
使用贝壳作为随葬品的习俗,在其他中山国的墓葬中也曾经发现过,而且都是成对出现的,因此这两枚绘有图画的贝壳很有可能源自同一个贝壳个体。2多重手段实现复原复现实际上,复原这两幅贝壳画,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受埋藏环境影响,图像遭到严重破坏,因此研究团队先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进行观察,对贝壳画进行重建复原,随...
我国学者首次复现两千多年前中山国贝壳画
本次研究的两件贝壳画的多视图。研究团队/供图研究团队开展对比研究发现,山东临淄3组贝壳画被精心置于棺外漆盒北侧,显然承载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中山国贝壳画则仅被放置在墓主的双足之间,这种简约的摆放形式或许反映不同的丧葬理念及所蕴含的文化信仰。进一步观察,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呈现出鲜...
领创北京丨文物复颜
两枚直径不过五六厘米的贝壳,已在墓葬中长眠了2000多年。受埋藏环境的影响,贝壳表面的图像已经严重损坏,看起来灰扑扑的,毫不起眼,但随着各项检测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惊喜扑面而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一间实验室里,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授罗武干带领团队持续深耕,用科技手段让文物复原真实原貌。
考古2023|隋唐考古:昆明池旁漕运船,宫人斜里红妆墓
随葬品以陶罐、壶为主,部分墓葬见有贝壳、铜镜、玉石饰品和黛板等女性妆扮用品。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分析,墓葬时代当属唐代初期。经鉴定,20座人骨保存较好的墓葬墓主皆系20-30岁的年轻女性。这批墓葬形制与葬俗一致,排列有序,显然经过严谨规划。宫人墓地兆沟东侧发掘4座唐宫廷内侍墓葬,以开元前宦官为主,生前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