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兰州】每日廉语
东汉名臣,一代廉吏陈寔,为人正直,“疾假话如仇”。任太丘县令长时,修德养民,勤廉为民,取信于民,百姓安居乐业,故称陈太丘。曾有小偷入陈家行窃,藏身屋梁。太丘并未声张,只是把子孙叫到面前,训示勿作“梁上君子”。小偷感动请罪,太丘勉励他改恶向善,并赠丝绢,此后全县盗贼绝迹。后以“陈寔遗盗”比喻给犯错...
永城:萧何修律,陈寔诲盗
《后汉书》继续写道:“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场面十分戏剧化:陈寔家中遭小偷,他却不动声色教育子孙应当“自勉”,否则将成为“梁上君子...
【永城地名故事】柏山的传说、造律台、陈寔公园的由来
小偷闻言大惊,立即跳下来叩头认罪,陈寔又对小偷说:“看你的模样也不像坏人,一定是家庭遇到困难了吧,我先送你绢布两匹,帮你暂解眼前之困。只要你勤奋节俭,以后的日子一定能好起来。”小偷千恩万谢离去。消息传出后,乡民相互转告,自我约束,从此全县再无盗窃。这就是“陈寔遗盗”和“梁上君子”典故的由来。
道德模范陈寔济世故事(名臣典故漫话之十七)
陈寔担任太丘长期间,他清正廉明,安抚以德,体恤以仁,劝课农桑,降低赋税,明喻法纪,减轻刑狱,倡导教化,淳化风俗,爱民如子,一心为民,在这里,留下了“牛车赴任”、“陈寔遗〔wèi〕盗”〔或“梁上君子”〕、“偷竹赠竹”、“慈恩店”等等,许多脍炙人口佳话。经过治理,太丘〔河南永城县〕大治,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清廉宾川】大理照壁上的家风家训:义门传家、文范遗风
陈寔勉励他弃恶从善,并赠丝绢布匹给盗贼,后人常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梁上君子”也成了小偷的代名词。中原人家大多以“文范遗风”为陈家堂匾,白族陈姓用得较少。来源/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编辑/李丹责编/张玲终审/杨凤云吴洪彪
陈时龙:六谕与明清时期的基层教化
第三、四部分其实是一个整体,即图与对图的说明(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一共六幅图:王祥卧冰——孝顺父母;司马光侍兄——尊敬长上;黄尚书让地——和睦乡里;孟母断杼——教训子孙;陶侃运甓——各安生理;陈寔遗盗——毋作非为。线条流畅有力,情节完整,形象生动,叙事性极强。
颍川陈姓之祖,去世时三万人送葬,百官挂孝,家族守墓两千年
第一个故事:梁上君子、陈寔遗盗话说东汉某年,百姓饥荒,有一天夜里,一个人跑到了陈寔家里的梁头上,准备弄点东西吃,恰恰被陈寔看到了。陈寔但陈寔没有戳破,而是把儿孙叫了过来,一番训话:人呐,应该学好,不要做梁上君子。一个好人,如果坏事做得多了,就会慢慢变成坏人。
史上最牛县令:去世时,三万多人前去吊丧,千余官员为他披麻戴孝
陈寔随即送给小偷两匹绢帛。这件事在家乡传开之后,家乡百姓深受感动,一些蠢蠢欲动想靠偷窃为生的人大为收敛,境内自此没有出现过偷窃事件。由此而引出两条成语,“陈寔遗盗”用来形容仗义疏财,行善的义举;“梁上君子”则成为形容小偷比较文雅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