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0年绘画史——《古画品录》国画的“六法论”
所谓“六法论”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六个方面。“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中国古代绘画自此进入理论自觉的时期,以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对谢赫的六法原文,后人因断句不同而释义略有区别。
看了唐代的人俑古画,才知道唐朝诡事录服饰被质疑太开放有多离谱
初唐的确保守,可到武周盛唐,西方风韵刮来,低胸装是时兴货,风靡一时,人俑古画就是佐证,夸张的袒露,要放在影视剧的审核里,是越红线,限制级别。古人是古,但不是老古董,真正保守的,一直都是现代人的眼光。通过大胆的穿着,就可窥一斑知全豹的见识到盛世精神物质富足的开放程度,崇尚身姿的丰腴匀称、健康自然。穿...
喵趣横生——观复猫钻进古画游雅集:古今快乐方式大PK
观复猫钻进古画游雅集版《簪花仕女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里,唐代精致girl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一颗爱美之心。将秀发梳成“高髻”,簪一朵娇艳的花;轻描“黛眉”,然后再穿上自己最爱的衣裙披纱。左侧:唐代周昉绘《簪花仕女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最爱的裙子洗过后皱了怎么办?不急,唐代精致女孩自有妙计...
品古画之韵 悟劳动之美
中国画《摹楼璹蚕织图》之《喂蚕》(局部),作者为元代程棨(传),美国佛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古画中的劳动者形象也是各具特色,他们有的朴实无华,有的勤劳勇敢,有的智慧灵巧。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明代唐寅的《陶谷赠词图》中,那位美丽聪慧的女子在劳动中展现出...
劳动光荣 江南正美|古画中的劳动之美:品味历史画卷,致敬耕耘者
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这幅图细致地描绘了女子协同劳作的场景,整个画面巧妙地分成捣练、织修、熨烫三个部分。画中12位女性身姿各异,她们的动作精准地体现了所从事劳作的特征。整幅画作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颂扬了劳动者的自信之美,让我们看到了她们在劳动中绽放出的独特光彩。
《四时雅韵》:古画中的光阴故事|阅读日
在《四时雅韵》中,作者专有一章写“古画中的元宵”,对古来关于元宵节的图像进行了系统梳理(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书中写道,唐代前后敦煌地区全民参与的元宵节燃灯、观灯活动,有幸为敦煌壁画所记载。其中莫高窟第二百二十窟(初唐)更是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彼时燃灯的非凡气势,“此窟北壁是盛大的乐舞场面,四名舞者旋转于圆毡之上,两边...
海南周刊 | 古画里的龙-新闻中心
殷商时,古人用珑(龙形玉佩)求雨,发展到唐代开始了画龙求雨的形式,以后遂成传统。郑处诲《明皇杂录》就记载了唐明皇命冯绍正画龙祈雨的故事。唐开元年间,关中大旱,大臣祈祷于山泽间而无感应,命冯绍正于龙池边殿四壁画龙,画至一半,风云随笔而起,明皇及随从壁下观看,发现龙鳞皆湿。上色未成,云气自帘廊出,入池中...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看中国古画中的诗画相映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元代唐棣是最早复兴北宋山水传统的南方文人之一,他以十一世纪北宋画家的树石法描绘王维的诗境。元唐棣《摩诘诗意图(轴)》1323年这幅作品是唐棣模仿北宗山水而创作的许多大型作品之一,尤其蟹爪树法明显传承自李成、郭熙。北宋画家倾向于通过丰富的技法再...
古画中的龙
据《宣和画谱》记载,唐代的吴道子也是一位擅长画龙的高手,“道子画龙,则麟甲飞动,每天雨则烟雾生。”《酉阳杂俎》续集也记载道:“(长安)西中三门里南门,吴生画龙及刷天王须,笔迹如铁,有执炉天女,窃眸欲语。”可见其画龙的熟练程度。盛唐画家冯邵正,擅长画龙和水。唐开元中,关辅大旱,京师缺雨尤甚,少府...
一眼观千年 洛阳这场汉服大赛把古画“复活”了
中新网洛阳11月13日电(记者韩章云)头簪牡丹花、身披薄纱、化着唐朝流行妆容,在典雅的音乐声中,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宛如穿越千年历史,缓缓走向观众……11月12日晚间,洛阳首届全民汉服决赛暨洛邑古城全国汉服短视频季赛颁奖典礼举行,众多汉服爱好者盛装出席,宛如古画中的人物集体“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