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400本戏的秦腔艺人,3天直播收获1400万观众
前不久在甘肃演出时,安万遇见一位年近80岁的老戏迷,他送给安万一本1957年的秦腔老戏本——“这出戏现在几乎没什么人演了。”老人感叹。“复活”这样即将失传和已经失传的秦腔戏本,正是安万这些年在做的事。“我收藏了400多个老戏本,今年我们排出来其中的5本,又恢复表演了。我准备以后每年排出10本。”...
李大博:二人转《大西厢》与元杂剧《西厢记》(二)
二人转这种特殊的表演风格,使《西厢记》这部杂剧舞台上的“抒情诗剧”转化成了二人转舞台上的“民间闹剧”,二人转《大西厢》对原故事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解构与重构。二人转唱本《大西厢》试看二人转《大西厢》中的丑角化身张生时的一段唱词:丑:张生上前拉衣裳,跪地磕头好像鸡捣米,作揖好像牛犊拜四方。红娘姐姐...
资料介绍:二人转打板戏曲的经典戏词
1、慢三眼:一名“正板”又名“慢板”,是一板三眼的曲调,中眼起,板上落2、快三眼:一板三眼,中眼起板上落3、原板:一板一眼的曲调,变三眼为一眼,眼上起,板上落4、慢回龙:一板三眼5、回龙:一板一眼6、二六板:一板一眼,唱词第一句板上起,其余让板而唱7、四六板:又名“快二六”一...
看哈尔滨二人转,读懂工业城市戏剧文化的下沉
事实上,原本的东北二人转并非如此,最初的二人转无论唱腔、戏词、服装还是道具,与中国其他地方戏曲并无太大不同,虽然也有些荤口,但也只是点到为止,简单图个乐呵。就拿二人转的经典剧目《大西厢》来说,这放在过去演员们是要一口气唱一千多句的,其中的专业性不输任何一种地方戏。从表演形式来看,虽然如今的二人转...
北京最老秧歌戏烟火难续
渊源400年、最高峰时期有60多人的柏峪秧歌戏班,早年间,逢年过节能连唱一个月的大戏,“听师傅讲,他们去过宫里,给乾隆庆过60大寿呢!那件事儿,他们至死都津津乐道的!”可是如今,曾经名声大噪的戏班只剩下6人,最年轻的也63岁了,“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到山下去了,会唱戏的老人眼看着一个一个地走了。”戏班...
二人转《铿锵玫瑰》获辽宁道德模范颂一等奖
本报讯记者金汝晖报道在12月18日至19日举行的省曲协“道德模范颂”曲艺调演评比中,铁岭民间艺术团选送的二人转《铿锵玫瑰》喜获一等奖,并由此获得参评明年中国曲艺节评比资格(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根据调兵山道德模范汪淑霞尊老敬老故事改编的二人转《铿锵玫瑰》,由市民
传统二人转遭遇尴尬 - 人民文摘
学艺未成的张涛辗转来到黑龙江佳木斯一家小剧院打杂。自此他白天边干活边偷偷学戏,但仅读过两年小学的他虽能记下戏词,却听不懂《大西厢》等文学色彩较浓的唱段,只能唱些小戏。后来,张涛去了中山旅社,和日后的爱人关小飞有了第一次合作,效果却并不好。“她那时已经唱得很好,我还处于学员阶段。”他又辗转在各地...
《大决战》“不同流合污”的大头兵:他那二人转,有毒
大头兵:长官,我打小学“二人转”的,跟着戏词念的。长官:认识字好呀,你给我仔细查,这家肯定是共党嫌疑,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大头兵:长官,我看这家店,他也不是什么大字号,这兵荒马乱,拖家带口的,要不你高抬贵手。长官:你是什么对来着?大头兵:反共宣传队。就是上头派下来,帮您查抄共党。
中国到底有多少地方戏?
内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剧辽宁省:海城喇叭戏辽南影调戏蒙古剧彩扮莲花落吉林省:二人转吉剧新城戏黄龙戏黑龙江省:龙江剧陕西省:秦腔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戏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眉户戏弦板腔陕西道情戏陕南花鼓戏陕南端公戏安康弦子戏...
网上有群年轻“转迷”
转迷“贺子”是历史老师,写戏词三四年,最长的有3600句,唱出来需要近俩小时,是公认的才子。转迷“汉卿”写出讲述东汉时期故事的《鸡黍交》,交给擅长唱功的转友唱,一时成为话题。这些转迷都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喜欢传统原汁原味的二人转。“一轮明月”曾在一家音像店碰到一件让他无奈的事,“我问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