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少年连》揭开一段东北少年抗战往事
长篇小说《少年连》揭开一段东北少年抗战往事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应妮)1939年年底,日军投入往年数倍的兵力进山围剿抗联,抗联少年连意外与大部队失联,进入深山密林,在沟壑与雪峰中,与日军游击作战。干瘪的野菜、几粒苞米,喂养着少年的铮铮铁骨。今天,隔着时间的洪流,少年们来自:cgl.tongluren保家卫国的担...
透过文艺作品回望抗战历史
1932年1月,李辉英在丁玲主编的左联杂志《北斗》上发表了第一篇抗日题材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不久之后,他又迅速创作出抗战题材长篇小说《万宝山》,以惊人的创作力进行斗争。在《三十年代初期文坛二三事》一书中作家自述道:“个人身为东北人,对于东北的沦陷,不能熟视无睹……作为生养在东北大地上的一份子,我不...
【红色记忆】透过文艺作品回望抗战历史||王家勇
1932年1月,李辉英在丁玲主编的左联杂志《北斗》上发表了第一篇抗日题材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不久之后,他又迅速创作出抗战题材长篇小说《万宝山》,以惊人的创作力进行斗争。在《三十年代初期文坛二三事》一书中作家自述道:“个人身为东北人,对于东北的沦陷,不能熟视无睹……作为生养在东北大地上的一份子,我不...
东北抗联历史中的少年英雄们,新书《少年连》发布
他在抗联主要将领回忆录里读到一个悲凄的故事:“在东北抗日游击队里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团员,他们都是12岁-17岁的少年儿童,约有七八十名。战斗中与主力部队失联,鬼子劝他们投降,但他们不愿臣服,逃到森林里,靠采野菜、干果充饥,第二年冬天他们走出森林时只剩下七八个人。”...
透过文艺作品回望抗战历史-光明日报-光明网
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1935年首次出版。资料图片????又到9月18日,93年前的今天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此后,文艺界以音乐、文学、影视等各种文艺形式为武器,揭露日寇侵略暴行,鼓舞中国人民抗战,大量以“九一八”为题材的抗战文艺作品至今流传不衰。我们在这个重要日子,重温抗战文艺作品,就是回望那段悲壮的历史...
李发锁:要写留得住的书
李发锁笔名凡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动迁》《官司》、长篇纪实文学《围困长春》等(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他向记者透露,《围困长春》之后,手头有七八个题材可写,“我都没最后下决心。我想写东北抗联这个题材,想为家乡做点事儿,少小离家,越老越想家”。李发锁出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县,那里是...
在丰富的战争书写中再现人性的光辉——评李谦《阿玛的山》
这是李谦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出发对东北抗战史的一次丰富书写。在相对单纯的儿童视角中,如何探索、表现战争的高度复杂性,也是作者在《阿玛的山》中着力探讨的地方。在第四章中,关阿林和佳珲来到三岔子村的姥爷家时突然遭遇了日本侵略者的洗劫,危机之中,在姥爷和大冢先生的帮助之下,阿林和佳珲得以保住生命。但三岔子...
专家学者共议“东北抗联三部曲”——“儿童文学应该把真实还给...
小说以东北十四年抗战为时代背景,宏阔又不乏细腻,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叙说提供了鲜活的典型人物。”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认为,“东北抗联三部曲”塑造了一群生动鲜活的少年形象。比如《龙眼传》,通过小主人公坎坷的命运,深刻再现了伪满洲国的民族苦难和个人遭际,读来引人入胜中又让人莫名感动。“龙眼”这个...
白山黑水间写下不朽史诗——东北抗联精神述评
《东北抗日联军》(中国画)黄洪涛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赵尚志纪念馆新华社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陷阵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吉林省白山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激昂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响起,带头领唱的,正是杨靖宇将军(...
口述史建起记忆的“图书馆” | 我们如何抢救东北抗联将士记忆
2019年,冯忆罗逝世。她既是东北抗联将士的后代和历史的亲历者,也是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的引路人。通过她的讲述,我们更加了解了冯仲云这位抗日联军将领,这位伟大的父亲,也更加了解了我们的这位老馆长。把东北抗联老战士的记忆保存在国家图书馆,相信冯仲云馆长愿意看到,也当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