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学后,第一次见导师要不要送“见面礼”?听听学姐怎么说
第一,如果送的礼物不合适,最后只会弄巧成拙。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见导师,私下里也很难了解到老师的个人喜好,如果送的礼物不合适,就刚好撞在“枪口”上了;第二,你敢送,导师也未必敢收,相反会给有的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现在各个高校都非常注重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导师的各项考核也比以前...
研究生英文不好多可怕?导师:论文抄袭常见,涉黄还是第一次
导师:论文抄袭常见,涉黄还是第一次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其实是良莠不齐的。博士的水平会比较高,含金量很强。但硕士的就要差一些,毕竟科研深度也不够。于是竟经常能看到,痛苦不堪的老师。这些老师甚至不愿意出现在学生的致谢里,有些学生的致谢是感谢,有些学生的致谢,就是“诬陷”。老师对于学生这样的论文,有...
...汇报支教心得 李克强总理批示向中科大研究生支教队员表示问候
2000年8月,作为中国科大研究生支教团第2届支教队的一员,23岁的杨锋来到海原县西安中学支教。他还记得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走了十几里路来学校找到他,只为说一句话:“非常谢谢老师!我这一辈子第一次在家里听到了读书的声音,这是我的孙子在读书。”“每当想到这些,我的血液中总会有激荡和悲怆。那一年的时光深深...
拒绝私了:勇敢说不_正北方网
一天晚饭后,他和往常一样,在阶梯教室看书。就要离开学校,结束大学生活,大好的学习机会今后不会再有了,他要抓紧时间看书学习。明年,他要报考研究生。班上有的同学今年就考了,他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太充分,就没有报名。他要扎扎实实地再准备一年,来个“一抓准”。系学生会文体部长、班上的小方走到旁边,说:“阳...
大熊猫的前世今生_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一、首次探访大熊猫第一次目的明确的探访大熊猫是1984年7月。其时我正在北京中央文讲所学习,利用暑假与省作协驻会作家韩起,正读西北大学的李勇(著名作家李若冰之子,现在已是新华社西安分社社长)结伴同行。岂料,出师不利,刚进山林就大雨倾盆。松籽大的集密的雨点,布起一张奇大无比的雨幕,刷刷地落在山崖、坡岭...
常青|老少倔强的碰撞——回忆1982至1998年间的宿白先生
第一次见到宿白先生是在1982年初春(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1982年春节前后,刚刚在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上了一个学期课的我回到西安度寒假,结识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韩伟先生和他的女儿韩钊。韩伟给了我两本刚刚出版的《考古与文物》1982第1期,说上面有他刚刚发表的《唐长安城内发现的袖珍银熏球》一文,嘱我回北大时...
中国人的故事|致李佩:您用一生诠释“师者”的光芒
李老师,38年前,槐花盛开的季节,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参加研究生复试,那是我第一次坐地铁,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您。我赶上了好时代、好老师,有幸成为您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关门弟子”。毕业分配时,我三个志愿填的都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什么?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学生、最好的老师,我想永远和您在一起!您是...
高访??大师的背影|施蛰存远行廿载:未曾隐退的海派文化代表人物
王兴康:我第一次去施先生家,他就是坐在抽水马桶上跟我谈话的。房子一共三层,以前都是他家承租的,后来房子逐渐被挤占,“文革”中他们夫妇先在三楼晒台搭个小板屋生活,后来搬到了二楼亭子间。房间太小,里面的抽水马桶只能当凳子坐。等我们研究生入学半年后,我和文江一起去向施先生拜年时,二层朝南的房间已经还给...
不自满、不偷懒!永不退休的张晋藩教授
第二次编写会议是在5年后也就是1985年春天召开的,当时情况有了显著改善。编写《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被列入国家“七五”科研规划,并得到了资助,研究力量也逐渐得到了充实。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总主编和各分卷主编,明确了计划要求和出版事宜等。由于这是一项艰巨的科研工程,难度很大,“七五”规划期内仅出版了两卷,...
祭文追思 | 纪念张俊浩先生
本科毕业是他指导,研究生复试他在场记录,硕士论文选题他给了许多建议,教学、研究从他那里获益良多。他像个严厉的兄长,对我的批评多于表扬,有时候他的严厉批评都令我深夜做恶梦,但却受益终身。近两年几次散步陪他聊天,依然思路清晰,博闻强记。——费安玲(中国政法大学)当之无愧的法大扫地僧!每次一起开会,必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