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量子力学的“前世今生”,量子力学为何如此诡异?
1.德布罗意假说1923年9月至10月间,德布罗意连续在《法国科学院通报》上发表了三篇有关波和量子的论文,提出实物粒子同样具有波粒二象性,认为与运动粒子相应的还有一个正弦波,两者始终保持相同的位相。后来,他将这种假想的非物质波称为相波。德布罗意将相波概念应用于绕核运动的电子,推出了玻尔量子化条件。德布罗意的...
德布罗意:波粒二象性理论与光子测量光的能量
1924年,路易-德-德布罗意来了。他的理论认为,每个运动中的粒子都具有波的特性。这后来被称为“德-德布罗意假说”,但一般被称为“波粒二象性理论”。波粒二象性意味着所有物质都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因此,人们可以认为光有时是波,有时是粒子流或光子。但是,并不是只有光才有同时作为粒子和波的乐趣。
量子物理领域发展态势
不过,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贝尔不等式实验检验的进展,定域实在性假说的正确性基本上被排除。德布罗意??玻姆诠释是一种非定域隐变量理论,其核心是德布罗意??玻姆量子轨道方程。它在数学上和薛定谔方程是等价的,但是其物理解释完全不同。德布罗意??玻姆诠释认为世界本质是非定域的、决定性的,只要给定了粒子的初始位置...
贵族公子转行攻科学 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
这两个实验为德布罗意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德布罗意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戴维森和汤姆逊也分别获得了1933年和1937年的诺贝尔奖。量子传承人,看透人间烟火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伟大假说,却经常被不明真相的世人诟病。许多人都听过这位所谓的“花花公子”“纨绔子弟”的传说,但实际上这些谣言与德布罗意做学...
《张朝阳的物理课》讨论波粒二象性,涉足量子力学
他补充道,光的波粒二象性不是光子所特有的,其他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就是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假说,他主张“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张朝阳决定将这个故事留到下期再说。此外,他还确认,“今后几周,都将围绕量子力学这个人类历史上的巨大丰碑来展开讨论。”...
《张朝阳的物理课》讨论康普顿散射—新闻—科学网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坐镇搜狐视频直播间,先温故,再知新,用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推导康普顿散射公式,进一步证明了光量子假说(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同时,还介绍了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不只光有波粒二象性,物质也有波粒二象性,并列举实验现象证明电子的波动性;计算了电子单缝衍射条纹宽度,其动量与位置不确定度关系符合海森堡...
引力子是潜在的时空粒子
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著作《方法论》三个附录之一的《折光学》中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假说是将光现象看成一种物质粒子,另一种假说是将光现象看成一种“以太”媒介的波动,笛卡尔的两种假说被物理学家发展为两大主流的光物理学说——光微粒说和光波动说。1672年,光微粒说的代表人物牛顿用微粒性解释了光的颜色...
史上“最强朋友圈”合影
“物质波”假说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布罗意也成为了第一位凭学位论文就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不仅如此,薛定谔、G.P.汤姆森、戴维森等人,也都因继续研究物质波获得了诺贝尔奖。从不被人看好的“跨界”纨绔子弟,到获诺奖,德布罗意用实力狠狠打了一波人的脸。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解释不通,穿越时空|界面新闻
1924年,在爱因斯坦光量子概念的启发下,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假说,最终将光所具有的波粒二象性赋予了所有物质粒子,从而指出了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或称“量子特性”。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为人们发现量子的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1925至1926年间,定量描述物质量子特性的最初理论——量子力学诞生...
“甘永超公式”、“巨光子炮”与“太极粒子波”的贡献者
甘永超通过揭示“波也是粒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文小刚几乎同时揭示)”——“波在结构上的粒子性”亦即“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并把它与爱因斯坦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相统一,进而揭示了微观客体的“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在2007年于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TheNatu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