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海水盐度、温度、密度的大小比较,海—气相互作用
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密度超量γ约只为26kg.m-3。随着纬度的增高,盐度剧降,但因水温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比降盐减密效应更大,所以密度继续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格陵兰海的密度超量γ达28kg.m-3以上,南极威德尔海也...
南极科考队揭秘海水温盐奥秘,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关键
史教授精彩阐述了海水温度和盐度如何影响密度,进而影响海水中水分层状态下沉的演变过程。遗憾的是,如果极地海水下降受到阻碍,将可能导致气候进一步失衡,甚至引发巨大波动。因此,我们应持续对海水温度和盐度进行精确监控并深入研究,以期尽早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史久新教授热情洋溢地介绍说:"海洋如同人类需要适宜...
地球温度或飙升14摄氏度:CO2影响远超预期!
使用这种方法,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浓度从大约650ppm(百万分之一)下降到工业革命前的280ppm。更强的关联当研究人员将过去1500万年推导出的温度和大气二氧化碳水平绘制出来时,他们发现了很强的关联。1500万年前的平均温度超过18摄氏度(64.4华氏度):比现在温暖4摄氏度(39.2华氏度),大约是联合国气候小组IPCC预测...
海洋温度达历史新高,我们正在走向未知
溶解氧下降的一个原因是随着海洋温度的升高,水的溶解度降低;另一个原因则是海洋特殊的层化结构发生了变化。“海洋是一个层化流体,上面密度低,下面密度高,这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而由于海表相对于深层增暖更快,温度越高密度越低,这就使得海洋的层结越来越稳定,这意味着上下层的交换越来越难,就好比把油和水放...
海洋之谜解密:马里亚纳海沟每年吞吸30亿吨海水,为何海平面未下
这些热柱的存在也会导致海底火山附近的海水温度上升,进一步影响周围的海洋环境。这种温度上升对生物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大多数生物只适应于特定的温度范围。一些特殊的生物物种,如热泵,可以在这些高温环境下存活,并利用这些来自火山的能源进行生活。这些热柱和火山喷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验场所,可以研究到海底...
大西洋为何迅速变冷?
具体而言,赤道大西洋的温度正在急剧下降(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2024年伊始,该地区的海水温度非常高,保持了自2023年以来的趋势,即气候变化产生的过量热量有90%储存在海洋中。然而,5月这一地区的海水温度迅速转凉,并在6月、7月和8月都持续了这一趋势。事实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这是有史以来这一地区最急剧的...
气候变化挑战近海渔业,要如何应对?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中国近海是全球海洋升温最显著的区域之一,1958-2014年间东中国海区域(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冬季海表温度上升幅度接近2℃,升温速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随着大气中的CO2浓度升高,越来越多的CO2溶入海洋,中国近海表层海水的酸度也随之波动下降,江苏南部、长江口、杭州湾近岸海域海水表层酸化明显。
席卷全球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有何影响?
但是在某些年份,赤道南北两侧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动减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深层海水向上移动减弱或者停止,海水温度就会升高。同理,拉尼娜则是受信风影响,西部海域的海平面就比东部的要高,东部海水就会上翻,海温便会持续下降。
中国气象局: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峰值已过 预计今年4月前后结束
与上月相比,赤道西太平洋海面以下100~250米冷海水减弱,赤道中东太平洋160°~80°W约50~200米深度附近的海温明显下降;赤道印度洋中部和西部次表层海水温度较上月下降,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则较上月明显上升。另外,2024年1月,南方涛动指数(SOI)为0.31,较上月上升0.61。热带西太平洋上空和日界线附近为异常上升运动...
厄尔尼诺事件2023年12月达峰值 预计2024年4月前后结束
与上月相比,赤道西太平洋海面以下100-250米冷海水减弱,赤道中东太平洋160°-80°W约50-200米深度附近的海温明显下降;赤道印度洋中部和西部次表层海水温度较上月下降,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则较上月明显上升。Nio3.4区月平均海温指数(℃)和南方涛动指数(SOI)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