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论僧肇的以佛解道——《物不迁论》的动静之辨
其独特之处只在于他的论证方式,以及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关系。先看他的论证方式。要证明“物不迁”,即一切运动都是假相,其实很简单,从下面两段话中就已经摆明道理了: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可知物不迁明矣。夫人...
读人话旧︱理想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辩证
作为哈佛政府系第一位女性正教授,史克拉坦承自己从未想过把职场上遭遇的困难转化为意识形态的问题,而这并不是她并未自称真正的女权主义者的唯一理由,因为归根到底,“参加一场运动,服从一种集体信仰的思路,在我看来是对知识分子价值观的背叛。这个信念在我作为一名政治思想家所谋划的将哲学与意识形态分开的工作中,是...
刚柔相济、动静相宜,青浦区太极拳比赛举行
刚柔相济、动静相宜,青浦区太极拳比赛举行原创绿色青浦绿色青浦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拳法,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等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9月12日,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
矛盾与中和:从思维方式看“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契合性
首先,两种思维方式都强调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认为事物的发展源于内部矛盾的运动。中和思维同样强调对立面的统一,如张载提出的“一物两体”观点:“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这表明中和思维也认识到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统一。其次,两种思维方式都...
后山:简短而晦涩、神秘而深邃的《阴符经》
《阴符经》探讨了诸多辩证关系,如天地人之间、生死之间、恩害之间等,提醒人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不局限于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无论是个人的修身养性、处世之道,还是治世安邦、用兵打仗等,都可以从《阴符经》中汲取智慧。
《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
在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上,既要防止哲学冷漠政治、疏远政治的倾向,又要防止将两者关系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实践中对重大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长期的反复的思考中产生的思想飞跃。哲学是哲学史的总结和概括,哲学家自然需要进行“思想之反思”,但决不能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是进行...
高瑞泉丨烛照智慧的轨迹:冯契的哲学史研究
我们大家知道,对于智慧说与冯契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冯契先生自己有过一些很概括的论述。譬如他说:“归根到底认识的辩证运动是天与人、性与天道的交互作用,是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由无知到知,由知识到智慧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些就是我在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哲学史,并同西方哲学作了...
高中政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案
2.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3.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关原理。能力目标1.通过自学和讨论矛盾相关案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2.能辩证看待生活中的矛盾,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生活中矛盾,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干吗?
更为重要的是,庄子将老子的道本体倾向变成了完全的道本体,道不仅是古老的存在,更是一个现实的存在,它与物质以及社会现象之间如影随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如此形成了它对于所有现象的观照与对应关系。老子提出的“有无”“动静”“言意”“死生”等哲学命题,在他那里都得到全面、深入而透彻地阐述,可以说,老子...
卢飞宏:构建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研究之五
武术这种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武术的核心思想之一,反映了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兵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武术与哲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哲学是武术的精美体现。以文圣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为代表的众多“内家拳”拳种对拳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