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苏辙:与君世世为兄弟
首先,子由为人,怎么想就怎么说,是诚实不欺的君子;其次,子由从小心胸旷达,天资近道,是通达事理的智者;再次,苏轼甚至对学生说:“子由的文章实际上比我写得好,只是他为人低调,不为世俗所知,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其中透露着秀杰之气。”因此,他情不自禁地称赞道:“岂独为吾弟,要...
苏轼:被文字狱陷害后的133天
苏轼不是一个人,是一大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家人苏轼有什么好歹,他们也凶多吉少。夫人王闰之也被吓到了,哭得不行。家人哭了,苏轼却笑了。他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在宋真宗朝,有一个大儒,叫杨朴。杨朴隐居在山林之间,皇帝就想让他出来做官。杨朴不愿意!可,看着真宗派来的护卫,杨...
苏轼三子苏过:日月相伴济沧海
其现存诗作主要为古体诗,内容以谪居之地的风物民俗和与父兄师友的唱和交游为主,行文风格与苏轼神似。除了天资聪颖,也与他自幼一直跟随父亲左右,尤其七年岭海朝夕相伴,备受其父熏染教益不无关系。元祐间,生活较为安定,苏轼多次作诗文指点苏过,苏过也常遵父命应景作诗,如苏轼《书子由梦中诗》《评诗人写物》等...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在狱中受尽折磨,绝望中写下两首绝命诗
苏轼曾言:“我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说明他在在二十岁之前,除了兄弟苏辙,并无其他知心朋友。因此,二苏之间的兄弟情感异常深厚。当苏轼遭遇困境之时,苏辙立即上书宋神宗,表示愿意放弃自己的官职以赎兄长之罪,这份手足情深令人动容。在《狱中寄子由二首》的第二首诗中,苏轼又以对家庭的深切眷恋之情来...
苏轼难以超越的一首诗,开篇两句就将人生写透,送给身处逆境的人
为了宽慰弟弟,苏轼随即作了一首“和诗”寄回,不料竟成了“千古绝唱”。这首和诗,便是脍炙人口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和子由渑池怀旧》赏析《和子由渑池怀旧》——北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今晚解锁苏轼的豪放人生!
制科登科、名动京师,苏轼、苏辙这对“文坛双子星”从小一起长大,始终互相扶持(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夜雨对床”中相约“功成身退”,是这对兄弟对未来的展望;《和子由渑池怀旧》里的“往日崎岖还记否”,是苏轼对弟弟苏辙的劝勉;《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中的真情流露,是苏辙对哥哥笔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唱和。他们的诗句千百...
哲思| 一个人最顶级的清醒,就藏在苏轼这六句话里
人生的困境都是相似的,人生的破局也是,你以什么心态面对,决定了你的后半生。心态稳了,在变化中我们便多了一份接纳人生无常以及随遇而安的能力。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有些人,该走的时候,你怎么也留不住;有些东西,要失去的时候,你费尽全力仍无法挽回。
模仿9岁儿子神情动作 舞台上的少年苏东坡是如何炼成的?
“苏洵和子瞻、子由,苏轼和苏迨、苏过,两组对应的父子关系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的家风家教是如何传承的,也利于剧中人情感的代入。”薛梅介绍,这样的设置,同时表达了无论子瞻、子由乐享安宁的童年,还是苏迨、苏过颠沛流离的童年,无论境遇如何,健康人格的培养都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长大后遇到困难,如果有童年...
苏轼28句旷达诗词:融注睿智人生哲理,读来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行至何处,或许就像飞鸿轻轻踏过雪地,留下浅浅印痕,飘忽无定,又富含深意。08寄蜉蝣于天地,渺浮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身如蜉蝣寄于天地,渺小如沧海一粟,哀叹生命的短暂,却也向往长江般的永恒。
苏东坡十五次过润州
熙宁七年(1074)六月,苏轼自常润回杭;七月,杨绘代陈襄为太守;九月,以子由在济南,苏轼求为东州守,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十一月到密州。苏轼熙宁七年十月途经润州,心情是愉快的:一是“请郡东方,实欲弟昆之相近”的目标实现了,二是苏轼由通判升为知州,算是正常升迁了,三是有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