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观:物质是辩证发展的,人类和自然相统一
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将自然科学重新梳理了一遍,指出自然界客观存在规律性,是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万物之间存在广泛而普遍的联系,科学研究只能在现象界做出片面且孤立的结论,所以不可能从中得出“大一统”理论,对“大一统”理论的追求本身就代表着形而上的绝对唯心理念,“人”将不复存在;万物...
科学网—适应学科发展,新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出炉
由于自然辩证法学科具有强烈的交叉学科色彩,专家组在为名词撰写释义时,需要深入思考各科学技术学科名词中的自然辩证法学科特征。“自然辩证法广泛借鉴了科学技术各学科的概念和理论,这就使得自然辩证法所使用的一些名词虽然来源于科学技术学科,但是含义存在差异。在撰写名词释义过程中,需要仔细斟酌这些变化。”尚智丛说。
《自然辩证法名词(第二版)》发布会暨名词审定座谈会在京召开
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何鸣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亚东,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晖,第二届自然辩证法名词委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尚智丛等领导出席会议。第二届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
新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出炉,增加大量新名词
由于自然辩证法学科具有强烈的交叉学科色彩,专家组在为名词撰写释义时,需要深入思考各科学技术学科名词中的自然辩证法学科特征。“自然辩证法广泛借鉴了科学技术各学科的概念和理论,这就造成自然辩证法所使用的一些名词虽然来源于科学技术学科,但是含义存在差异。在撰写名词释义过程中,需要仔细斟酌这些变化。”尚智丛说。
适应学科发展,新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出炉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张增一表示,中国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名词审定工作需要进一步与不同学科交叉协同,与时俱进,不断纳入新内容。“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在学界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出更加成熟、更高水平...
以科学理论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思想(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体系中,马克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科学认识出发,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基本目标,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及规律,深入研究了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马克思科学的自然观...
“大写的科学革命”研讨会暨《科学思想史》出版座谈会综述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监事长张大庆教授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系)指出,《科学思想史》一书勾勒出“大写的科学革命”的历史脉络,意义重大:一是为科学思想史研究者提供脚本,有助于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具有学术价值;二是为科学界提供思想资源,自觉推进现代和未来科学革命,具有科学...
数字化技术发展中的辩证思维:机遇与挑战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关键概念包括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等。自然观强调对自然界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认识。科学观探讨科学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技术观则关注技术的本质、发展动力、社会影响等。
清华STS40年: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简称科技所)纪念文集的第一分册,汇集了本所同仁在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领域的代表作,大致反映了科技所近40年来的研究旨趣与成果。全书分为自然辩证法、系统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实践哲学、产业哲学和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六部分。
第四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在皖召开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于7月14日至16日召开。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大科技传播政策系执行主任周荣庭主持,承办单位代表中国科大徐飞教授致欢迎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