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丨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
????文明交融论是基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全新的文明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代表的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新模式,彰显着以人为本、守正创新、交流互鉴、命运与共、和合共生等价值主张,倡导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超越历史、文化以及地缘和制度的差异,自立、自强、自生、自觉、自为,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
张光直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得与失
张光直认为,在世界原创文明中,中国与玛雅文明是连续式文明。在这种文明形态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连续的,它们的和谐关系没有受到破坏,文明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巫师通过与神灵沟通,因政治程序累积而成。以苏美尔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是断裂式的文明,政教分离,文明形成的物质基础是通过技术改革和贸易获致。他特别指出,中国的形...
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这一重大论断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更是现实需要。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深...
以伦理道德孵化企业生态,要依凭中华文明的瑰宝——儒学
以伦理道德孵化企业生态,意味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儒学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社会责任。在企业生态中,以伦理道德为导向,就是要将儒学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去。通过倡导诚信、仁爱、和谐等儒家...
中华文明“包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生传播意蕴
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存在共生传播关系。共生传播(或称“共生交往”)是本土传播学领域表述中华文明“和合共生”传播观念、历史和现实实践的一个特色鲜明的学术概念。这个学术概念首创于《共生交往观的阐扬: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一文。该文认为“中国”作为中国人的信仰,是揭开中华文明何以延续五千年传播原理的一把钥匙。
中华文明的伦理基础和内在逻辑
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人与天地万物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冲突关系,而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需要合作而达到共赢(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中华文明中一直有关于“义利”问题的讨论,在强调利益对于共同体生活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对利益保持清醒的警惕,认为共同的生活需要道义来调节,肯定为民族大义而牺牲个人私利的价值取向。中华文明熏陶下的中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四个向度
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在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等不同维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观念,并在建构具有民族担当、历史自觉和人类价值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呈现为主体文明、共享文明、生态文明、天下文明等四个向度。全面发展的主体文明文明归根结底是人的文明,文明的发展程度与人本身的发展程度具有...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节气里的人文精神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一直保持着与自然界,以及其中的一切生物和谐发展的关系。“我们都是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一部分”的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人和自然是一种和谐一体的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并不为一般人都能认识到的规律和互动关系(“道”)。圣贤人观察到...
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由此说明,这里的“同”就是相同事物的简单叠加,而“和”则是包容不同事物,使不同事物构成一个整体以发挥单个事物所没有的功效。孔子也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只有在“不同”基础上,才能形成和谐、融合的关系。经过儒家的诠释,“和而不同”思想逐渐成为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处之道。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邹广文:五个突出特性之间是一种互相成就、相生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共同塑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另一方面为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奠定基础。第一,“连续性”意味着文明没有中断,意味着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舞台上独树一帜。连续性为其他特性奠定了基础,其他特性也成就了连续性。第二,创新性意味着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