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怕的心态正在拖垮无数人!日常有这6种表现
主体性是一种深刻理解自我的态度,它意味着在面对外部压力和自身需求时,能够理性权衡后做出独立的选择。这种主体性是一种平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适当的位置,不被环境轻易裹挟,也不一味对抗客观条件,而是保持清醒的自主权,以从容应对生活的挑战。有这几种表现你可能已经陷入“工具人心态”了“工具人心态”的本...
任何一种关系中,如果你有这一种感觉,那是它在提醒你:快跑
任何关系中,如果你感受到了这样的目光,便是该提醒自己:快跑。这不仅关乎你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还关乎你的安全。01.总要“凝视你”的人,是在把你客体化"最深的孤独,不是没有人在你身边,而是有人把你看做他的工具。"凝视从来不是无害的,它会让人感到被困在某种无形的框架里。在你感到被盯...
「学术|动态」2024年5~8月法学核心论文概览·数据法领域
个人信息系数据处理者对个人信息主体的感受性关系,属于认识论范畴。个人信息经数据处理者收集成为数据处理者个人财产,因此数据处理者未经个人同意出售个人信息并非无权处分。同意是个人在了解个人信息处理风险基础上作出的参与个人信息处理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基于《民法典》第153条以及《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16条,立足立...
陈帮锋:“主观权利”概念的重构 | 法学家202406
有学者指出,在潘德克吞(Pandekten)法学家那里,一切权利都表征着权利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思支配关系。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也有类似的表达,认为“主体权利确定了这样的界限,在这个界限内,主体对其意志的自由行使是正当的”。这种主观化的理解,实质上是将权利归入主观意识的范畴。除了具有主观...
以高质量调查研究助力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知识既不是头脑里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调查研究就是实践经验的提炼方法,它把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事件与舆论的关系有哪些?
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相对的、可转换的概念(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一般来说,当网络舆论事件发生时,其管理主体更容易定义,但对客体管理者的认定往往不清楚。网络舆论管理要坚持“从哪里来,去哪里”的原则,即针对不同类型的行为人进行具体沟通。在网络舆情事件中,不同的行为人和不同的行为人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关于当前涉人工智能几个法律问题的思考
人工智能不具有主体资格,因此不是知识产权法上的相关主体,例如不是著作权法上的作者、著作权人,也不是专利法上的发明人、专利权人。但是,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可以构成知识产权的客体是当前争议较大的问题,例如生成物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或专利法上的发明创造等。笔者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构成著作权上作品,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概念
从实现的基础来看,主客体交互作用所生成历史性的总体性,作为一种现实化的进程,它只能生成于实践领域。所以,总体性与实践性具有内在的亲缘关系,它塑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逻辑。总体性还强调对象世界是实现主客之间对立统一的人的活动的产物,这意味着对物化世界抽象性的超越,也揭穿了物的虚幻的规律性...
【纪念福柯逝世40周年】福柯 | 主体与权力
第一种是质询模式。它们试图将科学地位赋予自己。比如,在普遍语法,语文学和语言学中,将说话的主体客体化;再或者,在第一种模式中,在财富和经济分析中,将生产主体,劳动主体客体化;又或者,第三个例子,在自然史或者生物学中,将活着这个绝对事实客体化。
夺回我的主体性|17个“不忍了”时刻
01《家族的形式》强调保持主体性,不再成为被凝视、被规训、被评价的客体。02理想朋友们分享了重建主体性的时刻,如勇敢对他人说“no”、放弃追逐他人评价和社会标准等。03其中,有朋友在关系中学会直面自己的情感需求,保护自己的能量场。04另一方面,有人通过运动、旅行等方式找回自我,强化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