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2.民事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3.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4.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要件;而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
【泽达思想】浅析证据的“三性”,何为真实性、关联性与合法性?
从概念上讲,真实性指的是证据内容与待证事实之间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证据必须反映客观事实,不得虚假或捏造;关联性则是指证据与案件有实质性的联系,能够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产生证明作用;合法性意味着证据的取得和使用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也不应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理来源方面,证据真实性...
周光权:担保真实足额与骗取贷款罪的界限 | 法律适用202311
这和贷款时虽然就贷款资料造价,但有通过后续合法经营活动、通过他人担保还款的意愿的情形明显不同,贷款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罪在行为的不法程度上就可以存在一定差别,不能认为使用欺骗方法取得贷款的,都构成骗取贷款罪,其中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就是贷款诈骗罪,二者之间是法条竞合的结论也就存在值得...
庄语滋|论数字化转型中的民事证据真实性标准——以基础融贯论与...
真实性指证据本身及其来源的真实可信性或真实可靠性,关联性指证据对证明要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合法性指证据是符合法律对于进入诉讼的证据的基本要求。该定义与刑事证据法理论中对证据鉴真的定义不同,刑事证据法理论将证据鉴真问题作为同时涉及证据之真实性与关联性的问题看待,真实性是从属于关联性的要素,若证据被伪造或篡...
魏天真|通过法律论证提高裁判的可接受性研究
法律论证区别于形式论证传统的逻辑学教科书中把“某些命题支持某个命题的序列”定义为“论证”,其中蕴含了将所有论证泛化为基于形式逻辑的推理的认识,也即将法律论证与“形式论证”(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等同,这与非形式逻辑学家所强调的自然语言中发现的真实论证相左。可见,逻辑学研究中对于论证的理解也存在形式逻辑和非...
??王迪|数字赋能法律监督现代化研究——以网络犯罪电子数据技术...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以真实性为中心,共同保证电子数据的证明力(www.e993.com)2024年10月31日。有文献指出:电子数据具有双重载体的特点,应分别审查电子数据介质载体的真实性、数据载体的真实性和证据内容的真实性,所谓的内容真实性指所包含的事实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即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正体现出...
娄宇: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反思 | 政治与法律202408
一般私法以私权的赋予或确认为主要内容,特别私法约束具备权力特征的强势主体并支援弱势一方以维护平衡的法秩序。作为政策性特别私法,劳动私法主要分布在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法中,与劳动公法相比,劳动私法的国别性较强,各国基于对从属性效力强弱程度和作用范围的不同理解,设计了三种模式的劳动私法,分别为以美国为代表的集...
以刑民思维与体系解释精准认定合同诈骗行为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并非对立的概念,合同诈骗罪在民法上也属于合同欺诈。实践中所谓的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的区分是指合同诈骗罪与单纯的合同民事欺诈的区分。客观上两者都存在行为人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都可能造成对方数额较大的财产损失。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田文昌:理念定位是刑诉法修改的决定因素
但遗憾的是,仍然存在一种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并重论。与前面论及的几种“并重论”一样,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并重论也同样存在无法化解的逻辑冲突,即当二者不可两全时,必会导致认定标准的主观随意性。而客观真实的理想化目标,则常常会成为否定程序公正的借口。
北注协专家提示 | 舞弊风险识别与审计应对及ISSB准则最新进展及...
(1)虚构贸易背景,以正常贸易为外部形式,具备齐全的合同仓单、出库单的法律文件,但无实物流转,实质是对外(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进行资金借贷活动。(2)以拓展金融物流、质押监管等新兴业务为名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利用新兴业务监管制度的不健全,通过业务从银行套取资金,客观上形成对客户银行借款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