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这种崇尚自然、效法自然的主张,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是一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尚中贵和”理念,为处理当今世界复杂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资源。“尚中贵和”是处理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解决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冲突的重要原则。同时,贵和思想所蕴含的“和而不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深厚文化根基
“贵和尚中”夯实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根基“和”是不同质的调和、多样性的统一、差异性的融合。中国古代贤哲把“和”视为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物各得其和以生”,高度肯定“和”的重大价值,强调“和,故百物皆化”,奉行“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价值准则。“和气生财...
讲堂预热|汪品先:从东西文明差异回答“李约瑟之问”
大陆文明强调家庭,重和谐和继承;海洋文明强调个人,重差异和开拓。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分异*文明差异:征服和掠夺vs.和谐与稳定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起源于地中海的海洋文明占据了优势地位,曾经一度辉煌过的古文明逐个消亡,唯一能够与之并列讨论的就是东亚的华夏文明。东亚文化以中国...
杨海中 杨曦:略论河洛文化之元典观念
儒家主张“贵和”,孔子之弟子有子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需要指出的是,较早将“和”作为处理社会事务原则的是西周末年的史伯。周幽王八年(前774),郑桓公向史伯请教自己如何躲避西周衰败带来的灾难时,史伯对他说要坚持“和实生物,同而不继”的原则。后来齐国的晏婴也以此对齐景公解说君臣关系也应如此,君主对臣之...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先行者
具体来说,中国古代对官吏有非常明确的道德要求:民为邦本,重民爱民;勤政守职,尽心尽力;为政清廉,秉公执政;同僚贵和,举贤尚能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强调为官者道德上的自身修养,并通过“修身”而后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目的,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伦理连接。与此同时,古代先贤及当政者非常重视对人民的...
“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贵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交往准则,习近平总书记秉持“和平、和睦、和谐”理念,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新时代的主题,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携手各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第二个结合”通过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之道有机结合,实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先行者-光明日报-光明网
具体来说,中国古代对官吏有非常明确的道德要求:民为邦本,重民爱民;勤政守职,尽心尽力;为政清廉,秉公执政;同僚贵和,举贤尚能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强调为官者道德上的自身修养,并通过“修身”而后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目的,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伦理连接。与此同时,古代先贤及当政者非常重视对人民的...
【理响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和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等重要观念,与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的思想一脉相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人类命...
【法律文化】礼法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有观点认为,“重义”和“贵和”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核心,其共同的理论基石就是天人合一。这种道德观念来自中国古代哲人对于道德的独特认知方式,即将道德的基础视为人的情感和理性的统一,则道德既是一种外部规范,又是一种内在需求。这种关于道德的认知方式有别于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比如,荀子主张社会的和谐...
文化主体性的哲学审视--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根脉,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孕育而成的中华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成为支撑我们国家和民族蓬勃向上、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仁者爱人、贵和持中、刚柔相济、和而不同的多重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思想源泉,塑造了国民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貌,构筑起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