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位下降,400年前的古桥重见天日,雄姿至今令人肃然起敬
然而,随鄱阳湖水位的攀升,此桥悄然沉入水底,化作湖底的一道迷人景致。时光匆匆,湖水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昔日鄱阳湖曾干涸,千眼桥重现世间,百姓欢天喜地。而后湖水再度涨起,古桥又隐入碧波之中。如此往复,古桥在水中若隐若现,宛如向世人轻轻招手。时光荏苒,转瞬间已踏入21世纪。近年来,鄱阳湖水位屡创新低,而古老...
江西鄱阳湖进入枯水期 明代“千眼桥”露真容
连日来,受到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进入枯水期。9月22日,在鄱阳湖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明代“千眼桥”提前显露真容。据了解,这座古桥建于1631年,全长2657米,949个墩,948个孔,所以称之为“千眼桥”。鄱阳湖丰水期,“千眼桥”浸泡在水中,当鄱阳湖水位低于10.5米时,才露出真容。截...
鄱阳湖再遇枯水期 明代“千眼桥”重现人间
9月22日,在鄱阳湖多宝乡蒋公岭附件的区域中,一座历史悠久的“千眼桥”得以重见天日。这座古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31年,其全长达到2657米,设计有949个桥墩和948个桥孔,因此得名“千眼桥”。在鄱阳湖水位高涨的时期,桥体大部分时间都隐没在水面之下,只有当水位降至10.5米以下时,才会完整露出水面。根据9月22...
鄱阳湖枯水期 明代“千眼桥”露真容
鄱阳湖枯水期明代“千眼桥”露真容连日来,受到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进入枯水期。9月22日,在鄱阳湖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明代“千眼桥”提前显露真容。据了解,这座古桥建于1631年,全长2657米,949个墩,948个孔,所以称之为“千眼桥”。鄱阳湖丰水期,“千眼桥”浸泡在水中,当鄱阳湖水位低于...
12年鄱阳湖水位下降,400年前古桥重见天日,雄姿令人肃然起敬
人为干扰导致了水利工程的增加,水资源的分流,水土流失的加剧,水质的恶化,水位的降低。这些原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鄱阳湖的水位持续下降,创下了历史新低。鄱阳湖的水位下降,对鄱阳湖的生态和人们的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首先,水位下降导致了湖泊面积的缩小,湿地面积的减少,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
航拍江西湖口明代古桥现身鄱阳湖底 (1/4)
1月12日傍晚,航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鄱阳湖底的五眼石拱古桥,在夕阳余晖下熠熠生辉(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入冬以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进入枯水期。冬季的鄱阳湖呈现出一望无际的滩涂,古桥在夕阳的映衬下更显沧桑。此桥建于明代,丰水期隐没于鄱阳湖,枯水季节才会显露出来。此
鄱阳湖进入枯水期 古桥重新露出水面
入冬以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进入枯水期。冬季的鄱阳湖呈现出一望无际的滩涂。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鄱阳湖底的五眼石拱古桥,在夕阳余晖下熠熠生辉。此桥建于明代,丰水期隐没于鄱阳湖,枯水季节才会显露出来。此桥是当年湖区老百姓来往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经成了冬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枯水期鄱阳湖底古桥现身
12月5日,游人行走在鄱阳湖底石桥上。近日,进入枯水期的鄱阳湖水位下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的湖底古代石桥露出水面。据了解,该桥是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修建于明朝,曾是两岸沿湖群众往来交通要道。新华社发(傅建斌摄)12月5日,游人行走在鄱阳湖底石桥上。近
水位持续走低,鄱阳湖湖底古桥露真容!网友:轻功水上漂露馅了!
网友:轻功水上漂露馅了!受持续干旱影响,10月21日下午6时,江西鄱阳湖都昌水位9.98米,比正常年份提前40天进入了枯水期。在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记者站在沙丘之上,朝北眺望,远远的就能看到在干涸的湖床上有一条线横亘在湖床之上,这就是建造于明崇祯四年间,由松木桩和长条花岗石铺架而成的古桥“千眼桥”,事实上,...
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湖底600年古桥露真容
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湖底600年古桥露真容10月20日,随着水位持续下降,丰水期浸泡在鄱阳湖底的一座总长2930米、被誉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石桥”露出水面。古石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始建于明代,桥身全部由花岗石制成,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桥面宽0.8米左右,泄洪孔共983个,故得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