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黄河知中国——《黄河中国:踏遍大禹走过的土地》创作谈
《黄河中国》书写的是现代黄河流域老百姓的故事。呈现的是近现代百余年黄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以及融入老百姓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日常生活里的文明嬗变。西海固这个曾经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最不适合人居住的地区,经过黄河扬水工程建设,逐渐解决了吃水、用水问题,老百姓走上了致富路。河南巩义洛河里曾经热闹非凡的航运消失...
1920年,外国神父进入中国西北,悄悄拍了13张照片
这是1920年,外国神父在大西北拍的一张照片,这可能是中国老照片里,第一次出现一条狗。1920年的中国,当时桥梁建设比较落后,在没有桥的地方,人们通常乘坐羊皮筏子去对岸。虽然在西北地区更流行羊皮筏子,但是在有些地方,仍然能看到这种小木船。这是一座大型寺庙附近拍的照片,这些小朋友穿的衣服非常整齐,大概是当时...
一本从未在中国露面的书,真实纪录1920年代的北京
1920年代的中国文化界,正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这其中,有一位日本汉学家常常成为王国维、胡适、鲁迅、周作人、梅兰芳等人的座上宾、信中友,此人便是《北京风俗图谱》的编者——青木正儿。青木正儿(1887~1964),著名汉学家、中国文学戏剧研究家、日本中国学会会员,先后在日本的东北大学、京都大学等高...
孤独的蜂房,以及往西北去
下个礼拜,正午即将开始我们的两周年纪念活动:“重新发现中国”。1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事,其实只有很短的历史,想想令人惊讶。比如杰出的美国出版人杰森·爱泼斯坦在著作中写道,美国出版业的繁荣,是1920年代之后的事了。1920年代,正是美国现代文学诞生的时候,不再只有马克·吐温、惠特曼、霍桑,还有了菲茨杰拉德、福克纳...
30年来影响中国老百姓的十件大事
一、1992年取消了粮票制。取消粮票是从1992年4月1日开始的,当时国家同时提高粮食的订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开始放开粮价、取消粮票。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中共党史研究︱自我与革命:1920年代的新知识女性
还有研究表明,1924年12月广州市国民党员共15835人,女党员381人,占总数的2.4%;女党员中有244人来自学界,占64%(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到1927年初,国民党号称全国党员超过100万,女党员约占1.3%。革命政权为新女性敞开职业大门,更明确支持女性摆脱旧式纲常伦理束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倡导妇女解放。1923年,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
李约瑟评价中国风扇车:所有欧洲旋转式气体鼓风机都从它演变而来
直至今日,源自中国的旋转风车仍在第三世界国家广泛使用,与欧洲现代的扬谷机相较,既便宜且实用。1920年代,美国鲁道夫·霍梅尔撰写《手艺中国》,其第二章为“农业工具”。霍梅尔是第一位用照片和机械示意图记录描绘我国传统农具包括谷风车的西方学者。1942年,日伪机构华北产业科学所与华北农事试验场的二瓶贞一、松田良...
1920—1927年,上海党组织何以得到较快发展?与这个因素密切相关
全书以北大红楼为起点,讲述了1920年8月至1922年7月间,在以上海新老渔阳里为圆心、“红色一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接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会、党的一大和党的二大“两年三会”的红色故事,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团体到政党、从雏形到完备、从局部到全国的建党伟业。徐光寿表示,全书以“可信加可读,可敬...
上海滩真正的老大,日本人称他为“人间魔鬼”,连杜月笙都不敢惹
1965年冬,王亚樵在上海的一家医院安详离世,享年76岁。虽然当时的报纸上没有任何关于他去世的报道,但消息还是在老上海人中间迅速传开。在随后的几天里,许多人悄悄地来到他的灵堂,为这位传奇人物送上最后一程。王亚樵的一生跨越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从一个默默无闻...
李零谈考古学思想史_上海书评_澎湃新闻-The Paper
安特生(1874-1960),1920年在中国。王国维(1877-1927)与罗振玉(1866-1940),1916年在日本。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经历跟双古所没什么关系。当年,我也是小孩,我也喜欢看史前,但是从研究历史的角度看问题,这都是背景。我更关心的是人类如何“走出伊甸园”,而不是“伊甸园”。当年,柴尔德的兴趣也是如此。大家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