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起源:甘肃发现8000年前文字,今被西南一种文字破译
甚至有学者认为湖南澧县彭头山、河南贾湖刻符等也可用彝文释读,不过笔者对此持有异议,因为这两个遗址的刻符与汉字存在明显联系。从符号对比来看,大地湾符号与彝文符号的确高度相似这绝非偶然。根据民间传说彝文历史悠久,但关于其起源时间众说纷纭。学者刘志一考证认为,古彝文有九千年以上的历史,若加上草创时期,可能长...
世界古典学大会︱陈光宇:东西方古典文明萌芽时期的文字
数千年前的远古文字还可以直接与现代文字作形体、意涵联系的文字,目前所知,除了汉字之外,只有彝文。笔者曾经利用音素归零法的数学模式间接推测境内汉字第二阶段发明期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丁公村遗址正在龙山时代晚期正是公元前2100年。所以汉字前身与丁公陶文可能都在此时进入由文至字的第二阶段文字发明期。以公元前2...
汉彝文字: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
彝文中假借的使用比汉字更为普遍,不仅存在同音假借,也存在近音假借。彝文假借字既是一种造字法,也拓展成了用字法,所以在阅读彝文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才能判断出每个字在此时此地所表达的内容。除此之外,古彝文还有形声和转注造字法,由于书写不便,不作列举和阐述。表1彝文造字示意汉字字形在甲骨文、金文阶段...
中国文字起源:甘肃发现8000年前文字,与西南一种文字高度类似
大地湾符号到底是汉字起源,还是原始文字孑遗,单从汉字系统来看,还真不好判断,但与中国彝族彝文对比之时,却会让人惊讶。原贵州大方县古籍整理所所长陈福来(彝名课欧吉立),在《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一文中指出:彝文和大地湾刻划符号在形态上、结构上都具有一致性,两者属于同一文字体系;从刻...
曲靖文物志(二十一)
戈丫彝文碑位于罗平县旧屋基乡戈丫村西10米处山麓。碑为砂石质地,长方形。高1.05米、宽0.51米、厚0.15米。碑上部横刻4个圆形瓦当图案,瓦当内各阳刻8瓣莲花纹,瓦当下左行横书楷体阳刻“万古传流”4字。碑文分2部分。第一部分为汉文,阴刻,左书直行。因年久风化,字体剥落,模糊难辨,隐约可看出“道光二十二年...
...合合信息与上海大学联合开启贵州原生态古彝文典籍数字化项目
古彝文与汉字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存在大量的异体字、变体字(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在相对规范的汉译本彝文典籍中就有至少15%的变体字,原稿中只会更多;每个字的异体写法少则2-3个,多则几十种。从总量上看,未经整理规范的古彝文字符数高达八万七千多个,比《康熙字典》的四万七千余字还多。据古彝文数字化团队研究人员透露,若想要...
第四节 比甲骨文更早的中国象形文字:古彝文
古彝文早期被考古发现时,都一直被认为是“难以解释的文字”,或被说成是“史前文明留下的文字”,甚至有国外考古专家称其为“外星人留给地球人的信息密码”;而经过与现有的古彝文进行对照、识别、翻译、破译和释读,85﹪以上都能够识读和解译。另,通过对比研究发现“4000多个甲骨文中有600多字与彝文的形义相同...
合合信息发布行内首个古彝文编码“大字典”用AI为古文字开启“焕...
2022年12月,合合信息与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开启以国家珍贵古籍《西南彝志》为中心的贵州古彝文图像识别及数字化校对项目,引入AI技术提升古籍识别效率,从异体字、变体字、误用字和混用字中提炼出编码。在对7万6千字符的样本进行训练后,团队近期成功建立了包含上千个古彝文基础编码的数据库,堪称古彝文编码“大...
字数多于《康熙字典》,校企联合AI赋能古彝文识别
古彝文与汉字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存在大量的异体字、变体字。在相对规范的汉译本彝文典籍中就有至少15%的变体字,原稿中只会更多;每个字的异体写法少则2-3个,多则几十种。从总量上看,未经整理规范的古彝文字符数高达八万七千多个,比《康熙字典》的四万七千余字还多。据古彝文数字化团队研究人员透露,若想要找到某个...
合合信息用AI 抢救古彝文 发布业内编码数据库
为突破难点,项目组采用智能图像处理、文字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7万6千余个样本进行训练,建立古彝文统一的数字编码。数据库发布后,相关用户只需输入一串编码,就可查询到字的读音、释义等信息,大大降低了阅读古籍的门槛。合合信息表示,数据库的发布是基础性工作,有助更多人认识、研究古彝文,也为语言文明的保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