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阅读和理解卡夫卡,在21世纪继续具有现实意义,他是一个持续...
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
“唯有那些承载着意义的词语会落下”
荒诞派戏剧的首要特点是颠覆现有语言,寻找另一种话语。关于这点,尤内斯库在写作第一部剧本时已有创作自觉,明确提出要“清空词意,使话语丧失意义,也就是废除话语”。一个有趣的现象:尤内斯库原籍罗马尼亚,贝克特是爱尔兰人,阿达莫夫来自俄国高加索。三位法国荒诞派戏剧大师都具有“外来者”身份,这其中必然存在着某...
罗湉| 浅谈尤内斯库和他的荒诞戏剧——“唯有那些承载着意义的...
荒诞派戏剧的首要特点是颠覆现有语言,寻找另一种话语。关于这点,尤内斯库在写作第一部剧本时已有创作自觉,明确提出要"清空词意,使话语丧失意义,也就是废除话语"。一个有趣的现象:尤内斯库原籍罗马尼亚,贝克特是爱尔兰人,阿达莫夫来自俄国高加索。三位法国荒诞派戏剧大师都具有"外来者"身份,这其中必然存在着某些共性。...
荒诞喜剧形喜神悲的现代性反思
荒诞派戏剧虽然有着“荒诞”这一家族相似点,但荒诞派戏剧“排除掉戏剧创作的范畴(情节、人物、空间、时间)以及传统的修辞手法,并且将无意义(lenon-sens)引入他们使之脱白了的一种戏剧语言的中心”。“经常充满绝望虚无的格调,违背一般故事讲述的情节和人物规律,其夸张、怪诞手法则是非理性的、非逻辑的,并不追求...
2024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精彩公布
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等待戈多》与极具先锋性及个人色彩的中国戏剧导演孟京辉跨时空会晤,戏剧之荒诞与生活之真实的巨大张力即将跃然舞台;纯正的布莱希特式譬喻剧《彼得曼和纵火犯》,在苏珊娜·施梅尔歇尔的重排下,融入说唱,覆新舞台语言,在社会政治、文化美学上紧贴时代脉搏,再次敲响半世纪前的警钟;中国当代剧场艺术的...
缙云丨杨晓君:《等待戈多》,未来可期(文艺评论)
一、无尽的循环与等待的意义《等待戈多》(1952年)是20世纪爱尔兰、法国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荒诞”一词最初来自拉丁文,它的本义是“和谐,不合拍”,在哲学上指的是个人与其生存环境的脱节。该剧于1953年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后,在评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作者贝克特将荒诞主义...
浅析中国荒诞主义影视文学《东北往事》
虚无主义,荒诞主义,二者有着较为相似的外表。然而究其本质,又有不同。二者都基于“荒诞”这一观点,这意味着世界本无意义,人在“被迫“寻找意义。而虚无主义在这个观点上进一步认为应以无意义为生活的意义然后活下去,荒诞主义则鼓励在知道世界的无意义后,自己为生活赋予些许意义然后在荒诞中不安而又勇敢地活下去。
荒诞派:面对“人的物质化”,戏剧家从“仪式”中解读“无意义”
相对于传统戏剧的强调,对社会的真实反映,荒诞派戏剧更为重视内心的真实性。这个大写的“人”是存在于人类内心的一种本质,强调人类的共同特性而非差异。去表达出一种心理上的落差感,表现对于人的真实感受。荒诞派“异化”的主题下,人变成被物质操纵的一方...
创作·评论丨陈溪:评散文集《草籽花》兼谈“物性生命”之书写意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等,代表性专著有《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野中的荒诞派戏剧》。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西方现代戏剧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等。主讲课程包括“外国文学史”“东方文学”“人文社科经典导引”“文学的西方:经典与诠释”等。
昆德拉:无条件地追求生命意义,是对辽阔日常生活的蔑视
在西方的语境下,无论是存在主义小说还是荒诞派戏剧,他们的人物都不是受害者或者迫害者,而是面对存在与虚无的焦虑的个人。卡夫卡担心的是人类会彻底失去个人与外界的真正联系。加缪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既不做刽子手,也不做受害者”。而昆德拉笔下的人物,既是受害者,又是迫害者。在人性的揭示上,不能说他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