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诗歌剧《鉴真东渡》再度唱响日本
该剧依托鉴真六次东渡的事迹,歌颂了他的悲悯情怀、坚韧毅力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同时也以普通人的视角抒发了他思乡情切的赤子情怀。该剧由作曲家唐建平、导演邢时苗等主创历经3年打磨,将跨越10年的东渡故事浓缩在“幻海”“愿海”“迷海”“觉海”“心海”“慧海”等6个篇章中。此次主创人员对舞美、灯光、台词...
千年后再登陆 《鉴真东渡》日本首演引轰动
由于鉴真东渡,日本和中国的文化联系至今坚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文化交流,加固中日两国信赖关系,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12月20日,在日本东京,演员们表演歌剧《鉴真东渡》中日本遣唐僧(左一)请求鉴真和尚东渡普及佛法一幕。新华社记者马平摄日本观众松上素子说,鉴真是出现在日本教科书中的...
【探秘海上丝绸之路】鉴真东渡 传播文明之旅
王虎华:鉴真东渡日本最大的文化意义就是佛教文化的意义,有很多人因为去日本很困难,一百个人去一个成功率都很困难这样的情况下,弟子有畏难情绪,这个时候鉴真说,他有个名言:“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为了传法,怎么能顾惜生命呢?“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你们不去我去,我就去了,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子就纷纷响应。
【双语】你好!中国 | 鉴真东渡日本,经历六次才成功!
双语你好!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经历六次才成功!鉴真,唐朝僧人。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非常有学问的高僧。公元742年,日本留学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东渡到日本传授佛学,于是鉴真决定东渡日本。在唐朝,跨海交往却实非易事。除了要战胜远程航海中的沧海风波,鉴真还得冲破唐朝禁止臣民外投...
鉴真东渡,为何在这里圆梦
由此,鉴真一行搭乘日本遣唐使船队开启第六次东渡,从某种意义上说,少了航线之虑。而这恰恰是第六次东渡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三是气候相对适宜。鉴真第六次东渡的时间,选择在秋后,避开了台风活跃期,以及由台风引发的大潮大浪。此时间段,木帆船漂洋过海,海面风小浪低,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再者,西风渐起,于航行极...
中日海上文化交流知多少——鉴真东渡
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省扬州市)人(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唐朝时,日本佛教界混乱,奈良东大寺邀请唐朝高僧去日本传戒授律。743年,鉴真接受邀请,决定东渡日本,传播中国佛教文化。他率领弟子先后六次尝试东渡,前五次都未能成功,甚至导致双目失明。但鉴真并未放弃,最终在753年成功抵达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尊敬。他在日本传...
对于中日两千多年交往的历史,周恩来曾有一个概括:“两千年友好...
鉴真六次东渡与唐招提寺唐天宝12年即公元753年12月20日,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第6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国土。756年,鉴真被封为“大僧都”,统领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鉴真所住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学府。
鉴真东渡,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6次东渡,弘传律法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直至今日鉴真东渡的事迹依旧为人们津津乐道其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精神更是不断滋养和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公元753年,即唐玄宗天宝12年,66岁的鉴真登上海船,第六次踏上东渡传戒之路。此时,他已双目失明。此时,距他在公元742年冬天,答应荣叡、普照两位留学僧人的...
中国曲协发力曲艺海外传播,中日说唱组曲《东渡》首演成功
鉴真是唐代高僧,天宝元年接受邀请到日本弘布戒律,但十几年间五次东渡均告失败,他双目失明矢志未渝,66岁时接受日本遣唐使邀请第六次东渡,一波三折终于成功。对于日本来说,鉴真的影响力极其巨大,他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给日本带去了先进的营造、建筑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壁画、书法同样影响深远,包括日本医药、饮食等领...
如何深度了解日本文化,毛丹青与内田树谈《日本习合论》
总之,中日关系史上的东渡日本不多。再有就是鉴真和尚的故事,一位唐代高僧,五次东渡因遭官府阻拦以及台风的影响均告失败,期间双目失明,历尽千辛,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成为了中日文化的一段佳话。与中国人往西走的历史相比,东渡的故事不多,看上去好像谁都不愿意往东走。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东渡似乎就到了尽头,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