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徐贲:只要不停止敲门,总会有人开门的
徐贲:我前面提到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就可以看作是一部女性主义的人文启蒙作品。当然,阿特伍德本人并不同意这种仅仅限于女性主义的阅读,因为女权问题是普遍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什么是“女性主义”,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只有弄清这个问题,才能决定《使女的故事》是不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
张莉:女性视角之于科幻文学的意义
是的,令人赞叹之处在于,勒古恩为科幻文学植入了一种世界观,一种情感,一种思维方式,使我们重新理解女性的意义、自由的意义、文明的意义。她的小说故事并不宏大,却是落笔细腻,读来动心。尤其是勒古恩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带来的冲击。正如译者、书评人暗蓝在《化身太空浪荡儿的科幻教母,用五种世界观写作》一文中所...
文学派对|曾焱自述:在流量时代,做一个幸存的传统媒体人
如果能够围绕阿特伍德与《使女的故事》形成一个杰出女性作家的封面,我期待它能够延续并深化这个既从性别出发,又超越性别的视角。一切都将取决于采访能否达成——在一个封面选题的形成过程中,这种不确定性是十分折磨编辑的。将近一个月后,张悦然告诉我,阿特伍德的经纪人回信确认了,可以接受采访。然后,直到又一个...
从“阿特伍德热”说起:她如何影响了加拿大的文化身份?
电视剧《使女的故事》第二季(2018)剧照。对于赶上这一进程的阿特伍德和吉布森来说,民族主义是一种务实的承诺。如果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学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保护作家,使他们能够以文学创作为生。一直以来,作家没有统一标准的合同,没有向出版商申诉的渠道,也没有文学经纪人。加拿大的版权模糊不清,适用于作家的税法也需...
戴锦华对谈费代里奇:如何看待女性主义内部的不团结?
《使女的故事》(2017)剧照。在几位学者的对话中,我们能明显地感知到生育议题在全球语境下引发的讨论各有侧重。费代里奇特别谈到了,西方世界关于堕胎权有过持续而激烈的讨论,但一直缺乏讨论的是——有多少女性被剥夺了成为母亲的权利。然而回到中国语境,戴锦华则认为“成为母亲”或者“不做母亲”的讨论对于今天的年...
少前2太勇了,把犹太内容藏游戏里,暗讽玩家是暴君
以斯帖记讲的是一个犹太女子做了王后,忍辱负重侍奉波斯国王,挫败针对犹太人的阴谋,拯救全部犹太族群的故事(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而玩家代入后,就觉得少前2是暗搓搓在嘲讽玩家是暴君,而性转雷蒙和少前2文案是星星,孤独英雄,由此引发玩家不满。??另一本《使女的故事》其实放在少前2也非常讽刺,这书反乌托邦放少前2末世设定还说得...
《使女的故事》续集《证言》中文版出版 不同读者不同时间解读不同...
美剧《使女的故事》大火,其续作——《证言》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新书分享活动在昨天的思南文学之家举办。《证言》是“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最新小说,也是近年少有的全球瞩目的文化大事件。《证言》中文版新书分享会,本书译者、作家于是,评论家来颖燕,作家赵松到场和读者共同分享了对这部新作的读后感想...
女性的价值和意义
《使女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话:“能生育健康孩子这一点是求之不得的美德”。在小说里,这句话是一个反讽。那是一个讲述女性生育被残酷剥削、压迫的故事,虽然是虚构,但总让人——特别是很多女性,有一丝共鸣和担忧。最近有一部纪录片也探讨了生育的主题。《奇妙的蛋生》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女性求子的过程,探讨生育...
寻找母亲:女权主义者如何发掘母职的意义
安德里亚·德沃金(AndreaDworkin)在她1983年的《右翼女性》(Right-WingWomen)中更是直言不讳:“母亲养育女儿的时候,便教育她们要顺从男性定义里对传统女性生活的种种限制……母亲是男性意志的直接执行者,是牢房门口的警卫,是那些举起电棒来惩处反叛者的笨蛋。”《使女的故事》中的莉迪亚嬷嬷也许就是德沃金这些话...
《使女的故事》出续作《证言》:不被女性主义所定义的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写于1984年,虚构了一个叫做基列国的平行世界。在基列国中,所有的女性被剥夺了工作权、知识权、经济权,她们要么是家里的杂役,要么是作为生育工具的使女。根据《使女的故事》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已上映三季,在三年里横扫艾美奖、金球奖和美国评论家选择奖。原著销量伴随电视剧的播出也迅速增长,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