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松塘村:祠堂梁木匠心打磨,古琴归村铸民族魂
“祠堂是族魂,是一个家族的象征,修缮祠堂是每个族人的事。”始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季房六世祖祠是其中修缮的祖祠之一。对区裕培、区耀华、区信珠等老一辈的族人来说,祠堂是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修缮保护更希望让先辈先贤读书积德的精神文化得以传承、延续。据悉,该祠堂早在1937年、1988年因为地基...
张白祠堂保护修缮启动!带你了解这个清代祠堂的传奇故事
通过这次修缮,不仅能保护这座历史建筑,还能更好地传承这段珍贵的家族文化。修缮后的张白祠堂将为我们重新呈现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这段历史。而对于邛崃市来说,这也将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建筑修缮历史文化保护邛崃...
几经修缮 装饰精美 番禺石壁屏山郭氏大宗祠对研究古代祠堂文化及...
后祠堂几次修缮,祠堂内有嘉庆、道光年间重修祠堂的一块残碑,碑内记载各方捐资修祠堂,“建江祖一百两、伦江祖一百两、叶江祖一百两、时进祖一百五十两、时通祖、时表祖共一百五十两……”各房捐给修祠堂的善款基本都是一百两,可知到清代中期,郭氏一族已经枝叶繁茂、家业鼎盛,具有雄厚的资金来重修祠堂。清...
张翼祠堂保护修缮工程公开招标公告
项目概况张翼祠堂保护修缮工程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在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httpsggzyfw.beijing.gov/)通过远程或者到招标投标交易场所使用企业CA电子锁登录电子化平台下载招标文件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3月14日11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11010524210200014540...
留住乡愁!五桂山街道投入400万元修缮百年祠堂
“聚族而居,族必有祠”,祠堂不仅记录着当地的荣耀和家风家训,更是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五桂山街道龙石汛地村李氏宗祠始建于明崇祯年间,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扩建为两进三间。祠堂坐东南向西北,砖木结构,面阔10米,进深21.1米。久沐风雨,几经沧桑,祠堂出现了屋脊瓦面破损、排水欠通、门面失华等...
聚焦“百千万工程” | 五桂山修缮百年祠堂,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门面失华等情况△李氏宗祠修复前△李氏宗祠修复后为有效保护祠堂建筑安全留住乡愁与家族印记五桂山街道将汛地历史建筑修缮工程纳入乡村振兴工程项目库积极推进李氏宗祠修缮及周边人居环境整治秉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重新翻盖祠堂屋面、添补青瓦加固补强木构件、更换腐烂木椽条等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历史信息让这座百年...
古祠堂牵系着岭南文化的“根”和“魂”
一是祠堂功能还在发挥作用,族人的凝聚力比较强,可以按照传统乡村治理方式,由大家集资去完成修缮,还可以在村里设立慈善基金,用于祠堂等的修缮、日常维护和管理。二是祠堂已完全荒废,可以把它转化成乡村老年人活动场所、公共书屋、村史馆或展览馆等。三是可以作为村委的办公场所。
清流:“老祠堂”吹拂文明风
此外,“祠堂+文明”也是清流县深化移风易俗的重要举措。祠堂作为固定的场所,具有人流集中、信息传播快的特点。清流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祠堂内设立民情驿站等信息交流平台,开展文明宣传和教育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还能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保护广东祠堂,让传统文化不再空洞
祠堂,是联系全球华侨同胞和祖籍地的一种纽带,是他们的精神归属,是“记得住乡愁”的重要精神圣地;至今在基层社会文明治理中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全球社会文化体系中,也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他们认为,保护利用好这些祠堂,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珠海南屏镇北山村古建活化利用|修复老祠堂老民宅 留下深厚历史文脉
“北山大院”后成为北山市民艺术中心;从北山戏院走出的北山爵士音乐节、北山世界音乐节成为国内十大音乐节之一——经过十五年不懈坚守地进行保护性修复和开发建设,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北山社区的古建活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在这座有将近八百年历史的岭南古村落里,老祠堂老民宅修复后变身现代时尚文化艺术空间,古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