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何以“没有历史”?——超越德国观念论的关键问题与历史...
但从根本上而言意识本身不具有独立性,一方面,作为意识、精神的载体的语言,表现为具有物质属性的“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另一方面,语言源自现实社会交往的需要,“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是社会生产的产物,反映着社会关系生产的状况。人类历史发展就体现在构成物质生产的上...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哲学之门探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是辩证关系的统一体,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辩证法原理》阐释:“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中提到:“人类的意识是能动的,有目的的,能够对物质世界起到积极的、反作用...
2024公基马哲知识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具有第一性,意识具有第二性,换句话说,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这里的“客观存在”说的便是物质,而“主观映像”说的是意识是人对于自己所见物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反映。例如,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到了很多的枪、戟、棍、棒等武器,却唯独没有...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意蕴
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生态哲学所表征的,是后工业社会、后发展时代,人类对生命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生存与发展以及精神与物质等多方面辩证关系重新审视基础上所形成的新世界观。其内含着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以及生态价值论等的主体性承诺,强调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内在有机关联,明确指认世界存在的整体性、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与重点任务
10四对关系: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11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指通过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制造恐怖,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团体或组织。民族分裂势力指从事对主权国家的主权...
何谓“媒介物质性”: 一种马克思主义视角的辨析
“物质是彻底的社会建构,因而是一种关系性效应(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12]媒介物质性所关注的,正是媒介、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网络和互动过程。媒介从来就不是中性的传输通道,而是深深嵌入社会文化结构之中的能动者。媒介的物质性游走于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物质力量之间。正如迪特尔·默施(DieterMersch)所言,“媒介或者说‘媒介性’...
方延明|传播与人类活动的辩证法——兼论大众传播的主客体间性
巴赫金也曾指出:“不了解社会的联系,亦即不了解人们对特定符号的反应的联合和相互协调,就不存在意义。交流——这是意识形态现象首次在其中获得自己的特殊存在、自己的意识形态意义、自己符号性的环境。所有意识形态的事物都是社会交流的客体。”这样一种人与传播的主客体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从客观到主观、从简单到复杂、...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一、深刻认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大意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发展和安全始终是所有国家和人民高度关切的重大问题。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立足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情况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体用辩证法”
从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维度看,“体”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性质、最高本体或本原,是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事物内部包含的必然性的综合反映。与之相对,“用”指代本体派生出来的具体事物,是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外在联系和客观形式。宋明理学经常在上述辩证意义上使用体用范畴,尤其是朱熹对体用范畴进行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
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强调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我们党的一贯坚持的文化立场,也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重点把握的一对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物质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