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里人们吃的稻米和肉从哪来,“考古中国”发布重要进展
良渚遗址是古国时期第二阶段的代表。基本完成遗址调查和详细勘探,新发现水坝20多处,揭示了水利系统完整结构,良渚遗址群的遗址数量增加到350处。“这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大量遗址发现后,我们才能看出社会样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说。通过北村等遗址的发掘,已揭示出良渚遗址群结构早晚期之间的革...
浙江文化里的科学④ | 良渚古城遗址:五千年前城市规划的科学前瞻
良渚文化的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答: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可以说是中国到目前为止最具说服力的五千年文明史证据之一。特别是2007年以来发现的良渚古城,2015年确认的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从城市规划、城市规模、社会等级、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都表明当时已进入国家和科学文明阶段。问良渚先民的水利成果体现了哪...
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伴随着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成功,这样的考古结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第一,良渚文化时期,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了复杂的社会分工。考古发现,距今53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部分手工业生产开始走向专业化(如琢玉、髹漆、制作高等级陶器)。明显的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复杂化程度...
良渚古城考古取得三方面新进展
——进一步揭示了5000年前良渚先民的治水智慧。在前期确认良渚外围水利系统的11条水坝之后,考古人员采用遥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近年来又新发现20余条水坝,基本揭示出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进一步摸清了良渚遗址核心区现存遗址点的家底。1936年,考古学家施昕更首次发现良渚遗址时,调查了13处遗址点。近...
从一个个线索追下去,他们追出了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代表了中国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给出了高度评价。作为2007年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者,刘斌曾长期主持良渚的考古发掘工作...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丨良渚古城溯源流
2007年,格局完整、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此后几年,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坝遗址也陆续出土。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会主席一锤定音,中国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遗”。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良渚文化的发掘与保护让...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溯源流
良渚遗址考古和文化研究工作始于1936年。当年11月,西湖博物馆工作人员施昕更在良渚镇棋盘坟附近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了几片黑陶,并向馆里提出了发掘申请。由此,良渚考古的序幕正式拉开。1959年,考古学家夏鼐将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史前遗存命名为“良渚文化”。随后,反山、瑶山等遗址被陆续发现,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
良渚古城遗址考古故事:神奇“玉琮王”如何发现?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作为良渚古城遗址发现者之一,刘斌认为,不管是从修筑古城的工程量、精美的玉器还是高度统一的信仰等方面看,良渚文化的文明程度完全可以和古埃及文明相媲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良渚文化的核心是良渚古城遗址,这个古城也是良渚古国的都城。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研究团队:寻找中华文明早期的样貌
在浙江良渚,这个地名意为“美丽水中之洲”的江南小镇,我们找到了答案: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会代表认为,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提供了实证,申遗成功表明其文化价值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体现了良渚文化和中华...
新华访谈|“良渚”破解土遗址保护的世界性难题
二是不断探索遗址的呈现方式,让游客更能感受到良渚文化的价值。新华网: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是一个文物保护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攻坚这一难题的意义何在?高海彦:良渚遗址是典型的南方潮湿环境土遗址,兼具软土和高地下水位双重特性,特别容易出现渗水、苔藓霉菌等生物破坏,以及裂隙、冲沟、坍塌等病害,严重影响了遗址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