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中国古代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我们把握客观规律、正确认识事物提供了智慧启迪和科学方法。面向未来,实现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中加深对知信行的贯通理解,把握主动、明晰路径,以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提升带动工作质效和发展局...
诸子百家/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性恶论的目的:性恶,或性善,对儒家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价值仅仅在于如此的人性论奠基可以为现实社会的礼乐教化提供内在人性的根据。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就道德修习而言,荀子认为最高的要求就是“成圣”。荀子坚持自己的理论的一贯性,认为在天生的情性方面,圣人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战国末年...
论坛丨破解企业文化“知行裂隙”难题
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产生知识,个人层面的意会知识转化为组织共享的明言知识,并赋予理念具体而丰富的意义,由此形成通过个人应用理念达到对理念的真知,再回归实践的知行循环。“个体”的知行循环带动组织层面的行动,促进理念共识的形成,从而创造出个人与组织互为支持的应用理念的共同情境。以“知”为重心的企业文化建设虽容易...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以上种种知行关系说,本质上都是在讨论道德、伦理与政治的关系,它更重视的是德性之知与伦理、政治之行,而非纯粹意义上的知识之知与科学实践之行,因而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它与西方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行观是根本不同的。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与重点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
孔子的知行观及其现代启示
孔子知行观的现代启示孔子强调“知行合一”,强调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此后历代儒家都自觉把知与行有机结合,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积极作用,并把所学知识包括德行修养放到改造社会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研究儒家的“知行...
中国梦的意义与价值:通古今 连中外
知行合一的思想具有启发意义(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按照现代哲学的理解,中国梦是一个具有“实践观念”形态的创新性概念,既不是纯粹的观念,也不是纯粹的实践,而是具有鲜明实践性的观念,是实践的观念形态。实践观念是具有鲜明实践性的观念,其本身是知行合一,是真知和力行的统一。因此,重要的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推演和完善,而是从认识到行动...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与阳明学的主体性
“知行合一”论的现实意义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从以下三点去理解:第一,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修养论与道德实践论,但从儒家“修己以安百姓”和“内圣外王”的思维逻辑与思想传统而...
臧峰宇:阳明心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在这个意义上,青年毛泽东探究“人之心力与体力合行”,将其视为“有志者事竟成”的动力机制。相关思想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得到进一步发挥,他在这个文本中阐释了知行合一的现实主义伦理观,尝试实现从“无我”到“唯我”的主体性思维转换,这些看法虽还具有一定的二元论色彩,但展示了从根本上“动天下之心”...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
整个人类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识世界,另一类是改造世界,即知行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种活动不可能完全分开,即认识和实践不能割裂,两者往往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认识世界不是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改造世界,但是有效改造世界必须以正确认识世界作为前提。??...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战国时代的知行观。(1)“知而非艰,行之维艰”,是说行比知难,要求知和行的统一,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2)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知行观。“生而知之”表现了割裂知行的唯心主义倾向,“学而知之”则包含有通过后天实践经验的学习而获得知识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