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二讲:颜炳罡教授主讲《仁义与...
礼是孔子对传统的继承,仁是孔子的创新;仁是礼的本质,礼是仁的外在表现。离开仁而言礼,礼就没有灵魂;离开了礼而言仁,仁就会蹈空。二、孟子继承了孔子仁学思想,发展、完善为仁义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把仁和人性结合起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名家论孟 | 赵金刚:辩性善——理解孟子性善论含义的三个维度
孟子的“性善”首先是“人性善”,这是孟子性善的第一层含义,孟子讲性善,并不讲禽兽也性善,而是突显“人性善”,并由此彰显人的主体性。人生来就和动物一样要吃、要喝,饮食男女的需求是人禽皆有的;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有一个特殊的要素——这也是动物不可能有的要素——即是人生来而有的仁义礼智之端,也就是...
李景林:有“我”的人性论——理解孟子性本善论的一个思想视角
孟子举“四端”为例以说明人心本具仁义礼智,讲得很有逻辑性,以至于我们常常会局限在“四端”上来理解“端”这个概念。我们读书,不能拘执于字面。另一方面,这些“端”虽有不同的形态,都又有本然的指向,就是指向于善,而排拒不善,因此都可以推扩开来,成就德性,平治天下。人心具有“能-知”一体的结构,故此“...
萧萐父先生的精神遗产——兼论萧先生启蒙论说的双重含义 | 郭齐勇
他曾检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提法,认为那仍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萧先生晚年更重视经学,曾与笔者多次详谈三礼,详谈近代以来的经学家,如数家珍。他也重视儒学的草根性,多次讲中华人文价值、做人之道、仁义忠信等是通过三老五更,通过说书的、唱戏的等,浸润、植根于民间并代代相传的。作为教师的萧先生,一生教书育人,认真...
焕发中国经典哲学的时代活力——中哲史学会2024年会纪要
刘勰娇认为王弼以会通儒道“德”论为中心,贯通“上德”与仁义礼智,为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之德奠定了新的形而上学基础,并力图在社会实践中复兴儒家道德的伦理政治功用。高源聚焦“应物”“复命”两个范畴,认为王弼哲学的前提乃是维护名教。“圣人有情”论对于“应物”的强调,正是为了突出君主及名教制度在政治哲学...
2025年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5(四)课程改革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3.1949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教学(一)教学概述...
孟学研究 | 郑治文:孟子性善论与儒家道德主体精神的证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心”(四端)便是仁义礼智的道德价值内在于吾人的根据。此种“仁义礼智根于心”的内向化思考,便是孟子性善论所谓“仁义内在”的立场。“仁义内在”作为孟子性善论的第一要义,其理论旨趣在于,将...
中国哲学“本义的价值”观念及其结构层次
“仁义礼智”本自于天而内在于人,为人所先天固有,“四行”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表征人性或人道之“善”,其在人格上的显性特征就是“智”。“五和”(五行和)即“仁义礼智圣”,“五行”实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表征天道之“德”,其在人格上的显性特征就是“圣”。有趣的是,这里所谓“四行”“五行”,虽是两...
新时代的四大名著和智慧学模型
含义:5思维+代表0-9中的最中间数字,被赋予平衡、核心或和谐的意义。如“智知治志值”、“德智体美劳”、“金木水火土”、“东南西北中”、“仁义礼智信”、“青黄赤白黑”、“物质能量时间空间意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诚实勇敢善良尊重责任”、“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际”等五个维度中心的含义。
《唐律疏议》中的“重义”思想
后世儒者对之进行多方面诠释,使其含义变得更加丰厚。《礼记》中记载:“义者,宜也。”北宋理学家程颐说:“顺理而行,是为义也。”可见,“义”即指行为之宜。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适宜、符合情理,就是义;反之则为不义。《唐律疏议》奉行“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立法指导思想,对道德的维护达到了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