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之花”助力乡村振兴——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
苟坝村位于播州区枫香镇东部,国土面积16.7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955户446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2户143人,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1元。2011年被列入“中国最美红村”;2015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被评为“中国农村休闲度假社区”;2017年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
「总书记殷切嘱托在贵州大地」花茂村将村庄打造成景区∣望得见山...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看望当地村民。听着当地干部的介绍,看着漂亮整洁的民居,盛开在乡村小径上的鲜花,总书记有感而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8年过去了,如今的花茂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更加靓丽、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和美乡村我的家】花茂村:乡村美如画日子更红火
“2015年6月,总书记访问花茂村之后,我们牢记嘱托,致力于乡村振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努力奋斗。”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说。彭龙芬(左)和村民交流花茂原名“荒茅田”,曾是个环境差、出行难、增收难的贫困村,外出打工是当地群...
遵义: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三、“荒茅田”蝶变花茂村蔬菜基地里,白菜、花菜等绿浪翻滚;青山远黛中,一座座白墙灰瓦的黔北民居错落有致;农户家的笑脸墙上,男女老少笑靥如花;田间地头还能看到体验农事的游客……隆冬时节,走进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除了发展特色农业,花茂村还积极探索“绿色产业+”“红色文...
贵州遵义市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弘扬红色文化 推进绿色发展
花茂村的乡愁与陶艺文化,黎明村的集体经济,茅台镇的民宿产业,乌江寨的篝火舞会……这些元素已经成为遵义新的文化符号,成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生动缩影。从贫困村到网红打卡地的“华丽转身”初秋的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微风拂过稻田,游客们闲庭信步。走在美丽的花茂村,一幢幢白色小楼错落有致。其中有一户...
“四好农村路”:幸福直达家门口
从3米宽的泥巴路到6.5米宽的柏油路,27°茶海路为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打开了茶叶产业发展的大门(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在播州区,一条起自枫香镇枫元村止于苟坝村的红色乡愁路,将沿途众多旅游点串线连片,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来此“打卡”。在桐梓县大河镇,改造一新的七十二道拐已成为观光点,带动当地乡村旅游日益红火,使沿...
在遵义乡村,“改变”正在悄然进行
初夏时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青山映翠,绿水潺潺,乡愁小道、泥巴墙、绿植、农家乐……行走其间,浓浓乡愁味儿扑面而来。原名“荒茅田”的花茂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坝区经济,荒地变成了良田。近年来,花茂村紧紧围绕建设“乡愁花茂”,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商业融合,打造以红色游、田园游为主导的特色旅游景区,...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村子富了 村民笑了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考察时指出,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花茂村以前不叫“花茂”,因其荒田遍地、茅草丛生和处处是土墙茅草房,加之“出行难、饮水难、增收难”,被十里八乡的村民叫做“荒茅田”。
老区新貌|贵州遵义:弘扬红色文化,推进绿色发展|赤水|花茂|遵义市|...
初秋的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微风拂过稻田,游客们闲庭信步。走在美丽的花茂村,一幢幢白色小楼错落有致。其中有一户农家院,白色外墙上写着“红色之家”4个大字,导游说,这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花茂村时住宿的院落,也是村里的第一个农家乐。村委会委员付小芳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花茂村曾是一个交通不便、...
“四好农村路”铺就发展快车道
春光正好,又值周末,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穿过一片明黄的油菜花田,循径而去,“红色之家”农家乐老板王治强正忙着接待游客。“过去路面破损严重,车辆进不来,好景也难赏。”王治强说,“前两年经过全面提升改造,不仅道路平顺宽敞,更让沿线景点串成线、连成片,观光旅游的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