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二十年后或许住农村的人才是人生赢家!
在我国民间有句很经典的谚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估计很多人也都有听说。它的原义是说三十年前在黄河的东面的风水好,而在三十年后,又变成了黄河的西面风水好了。其引申的意思就是说人或者是事物总是处在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这句老俗语来形容这些年农村的变化就十分的贴切。在几十年前...
不是危言耸听,再不想办法留住年轻人,20年后农村都成空城
农村空心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现象,如若不加以重视,或许再过上十年二十年,等这一辈老人去世人,农村将荒无人烟。农村生活质量的下降和没有发展前途是年轻人不回农村的原因,也是大多数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导致了农村出现人口外流的空心现象。农村要想发展,离不开年轻人,只有重新将外流的年轻人吸引...
“老农吴镕”深情回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
江总书记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经验交流会”上郑重宣布:我主张八亿农民要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基本政策不会变,农村承包制政策不能变……要给农民吃‘定心丸’,让农民一百二十个放心!”(1989年12月1日于怀仁堂)包产到户,再补充个细节小故事。江苏省委一次开包产到户方面的汇报会,各个调查组都汇报...
“新农合”走过二十年
从2003年“新农合”在全国试点推动,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让农村与城镇居民享有统一报销政策,“新农合”一直试图解决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难题;而随着二十年间缴费数额和财政补贴适度调整以适应医疗成本上涨,“新农合”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术前检查、术后消炎、血项监测、基础用药,再算上手术费用,都在这...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 温铁军:回农村不是只能种地...
2024年,著名三农学者温铁军教授再次受邀接受“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访谈,在延续2023年对“第三资产池”的解读外,他还特别提到了要把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相结合,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激活农村的沉淀资本。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想办法把中小企业留在县域,为农民就近提供就业机会,减少外出务...
3年增加近6000名“农创客”,年轻人逐梦宁波乡村
汪琰斌是鄞州区一名90后“农创客”(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2013年,他从大学园艺技术专业毕业后便一头扎进农业,成立了归本水稻农场。多年来,他在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下,不断尝试科技兴农,走机械化、科技化、智能化管理之路,农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达到2600亩,粮食总产量超3000吨,年产值近800万元。
方小平谈赤脚医生与中国乡村的现代医学
方小平:西药的生产在建国初期肯定是困难的,这和中国医药工业的基础有关,但是从1949年到1969年,二十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了,整个中国的医药生产、销售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到了“文革”时期,贯彻毛主席“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也即“六二六指示”)是一个政治要求。赤脚医生运动开始以后,药品价格的大幅下降...
史无前例的户籍改革,即将改变亿万家庭…
可是,你想考公考编,是不是首先得有张大学文凭?住在农村地区的老一辈常说“考大学是走出农村唯一的出路”,根儿就在这呢。尽管这十几、二十年来,户籍政策在逐渐放宽,但很多地方落户卡社保、卡学历、卡房产,对于广大农民工来说,落户依然不容易。这次史诗级的户籍制度改革,本质上是全局性人口红利渐渐消弭之后,顺势...
当年轻人为了编制去做村医
贾进业也理解一些模棱两可的做法,他觉得重要原因之一是基层医疗收入下降。他和许多村医聊过,十几二十年前,农村或边远地区医疗条件较差,村民有个头疼脑热,都是找村医看。“以前老表(老乡)干三天活(挣的钱)才能打一天针。”条件不好的村民还会向村医赊账。
推动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自2003年召开首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至今,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发展,通过政策倾斜、经费补助等方式,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发展乡村教育。20多年来,国家立足解决乡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乡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困难,提出“控辍保学”“送教上门服务”“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系列政策举措,从根源上解决了乡村少年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