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荐丨《苏轼诗词选注》:读东坡笔下诗词,感知出新意于法度、寄妙...
本书立足苏轼作品进行注解,根据其生平经历按时间顺序编排,清晰呈现作者的仕途浮沉、人生轨迹及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注解诗词的同时援引历来各家关于苏轼作品的精妙评论,助力理解作品内容及其中的思想感情,极大地拓展了古典文学常识。经由诗词认知苏这位开宗立派的文学大师——其人生经历何其曲折坎坷,其才情何其耀眼夺目,...
苏轼《黄州寒食帖》高清鉴赏
整篇作品似乎完全被作者的情绪所控制突破了日常书写的许多习惯形式之间的对比强度大大超越日常规范是苏轼书法中最为精彩、最为杰出的作品。《黄州寒食帖》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与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北宋时期社会政治、文化风貌的生动反映。通过对这幅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思想情感以及他...
苏叶|| 宋人笔记中的苏轼书法批评
摘要:苏轼作为宋代文人的典型代表,一生经历、文学与艺术,多被时人写入笔记。然因苏轼的人格魅力,文人们在记载时会有意无意地将之神化与重塑。在宋人看来,苏轼书风多样且有着明显的分期,渐老渐熟。他的笔法飞动,好用浓墨。他是人心与文心相合的代表性文人,主张自我心性与万物相合。苏轼书法一直是宋代书学领域讨论...
节气读诗|暂借好诗消永夜
以下是对苏轼的详细介绍:一、生平背景家庭背景:苏轼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为古文名家,其母程氏亦颇有学识,常以东汉名士范滂的事迹勉励他砥砺名节。苏轼与弟苏辙并称“二苏”,与其父苏洵三人并称“三苏”,均位列“唐宋八大家”。仕途经历:苏轼早年即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及第,...
贺铸生平最燃情的一首词,力压苏轼、睥睨辛弃疾,堪称两宋豪放词...
贺铸青年时离开家乡来到汴梁,靠着祖上的荣光和门荫,当上了一名侍卫武官。就这样,他在汴梁度过了六七年的军旅生涯(词人自认为的游侠生活),这是词人一生中引以为豪的时光。这首《六州歌头》的上阕,就是对这段生活经历的追忆。开篇两句“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大意是说,少年时血气方刚,浑身上下都是一股侠...
“横刀立马”辛弃疾
辛弃疾毕生历经浮沉,他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旷达豪迈的赤子之心,尽在《辛弃疾新传》的记述之中(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作者辛更儒以80岁高龄,淋漓尽致地书写辛弃疾的非凡人生。这位曾师从邓广铭先生的学者,数十年从事辛弃疾、宋金史和古典文献的研究,他把自己的学问和情感,都糅进了这本书里。
苏东坡的最后一年|苏轼|苏辙|嘉佑|王安石|欧阳修|宋徽宗|苏东坡...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36岁的苏轼生平头一次踏上常州——这片已无数次出现在他的诗文与想象中的土地。登科入仕后,因不满王安石变法,苏轼多年来一再自求外放。这年,他的愿望终于实现,朝廷命其通判杭州。七月,苏轼举家离京南下,一路上,先到陈州(今河南淮阳)看望了当时在当地担任州学教授的弟弟苏辙一家,...
从苏轼到苏东坡 音乐剧《大江东去》一展千古文豪黄州“蝶变”
音乐剧《大江东去》着眼于苏轼在黄州脱胎换骨成为苏东坡的经历,深入挖掘东坡精神在当下的时代寓意,将宋代美学、中国传统审美、现代艺术观念相结合,以东方风格的音乐剧艺术呈现传统文化内核与中国美学精神,展现黄州的风土人情和东坡文化的深厚底蕴。剧情方面,团队深入研究苏东坡的生平事迹与文学作品,挖掘苏轼在黄州时期...
【文史英华】三苏生平通俗演义(六)——颍扬之治:造福一方拒扰民
三苏生平通俗演义(六)彭飒颍扬之治:造福一方拒扰民元祐末期,苏轼知颍州,拒开八丈沟,整治西湖;后知扬州,上疏宽免积欠,罢扬州万花会。元祐年间,苏轼第二次奉旨回京,但很快又离去元祐六年(1091)二月,苏轼以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院的主官)召还入京。
【文史英华】三苏生平通俗演义(七)——生命绝唱:一路走来一路歌
三苏生平通俗演义(七)彭飒生命绝唱:一路走来一路歌绍圣年间,熙宁和元丰时期的政令全面恢复,元祐之臣遭到残酷打击,苏轼兄弟从此被一贬再贬,跌到了比“乌台诗案”那段时期更惨的境遇。定州治军,增修弓箭社元祐八年(1093)十月二十三日,苏轼抵达定州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