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群的家底摸清了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小雷说:“凌家滩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源头之一,如良渚玉石器的加工工艺和背后表达的思想,都传承自凌家滩遗址,尤其是官井头遗址的发现,更表明两者之间的相承关系。”良渚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二阶段的代表,目前已基本完成遗址调查和详细勘探,新发现水坝20多处,揭示了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良渚遗址群...
良渚遗址书写保护传承新篇章
????“我们今年完成了一桩‘大活儿’,也是一桩‘细活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考古领队王宁远说,5年来,他们按照每隔5米钻探一孔的基本原则,完成了古城遗址周边100平方公里的调查,累计发现近350处遗址点,后期还有望增加。????这是2024年7月4日拍摄的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全景(无...
文脉华章丨良渚:青山还绿 遗址重生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1959年,以良渚遗址为命名地的良渚文化被确认,成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良渚,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两次亲赴现场调研、多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4年7月4日拍摄的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全景(无...
如果文物会说话丨从“玉琮王”看灿烂的良渚文化
这件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被誉为“琮王”,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玉琮王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厘米至17.6厘米,下射径16.5厘米至17.5厘米,孔内径3.8厘米,器形外方内圆,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刻纹最精美的一件。????玉琮王的奇特之处更在于其四面琢刻...
良渚古城遗址:五千年文明在保护传承中走近大众
7月4日,搭载着游客的游览车行驶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汉摄为更好保护遗址,良渚古城在发掘后大部分进行了回填保护。申遗成功5年来,良渚古城遗址依托新科技、新创意,让文物以更加生动可感的形象走向万千大众。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良渚古城遗址运用考古模拟展示、小品雕塑等多...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研究团队:寻找中华文明早期的样貌
浙江杭州良渚遗址出土的龙首镯(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我们从良渚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比如,不论是四川成都的三星堆遗址,还是殷墟妇好墓,都出土了良渚人的玉琮,证明其与良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当前,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回答,梳理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我们还会...
我在良渚巡遗址
我在良渚巡遗址陈陆洵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对良渚遗址各遗址点如数家珍,对良渚遗址故事娓娓道来,为能守护良渚遗址而感到无比自豪。他们肩负使命,不忘初心,奋斗一线,成为了良渚遗址文物守护者——良渚遗址巡防队。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2024年,在良渚古城遗址...
新华访谈|“良渚”破解土遗址保护的世界性难题
新华网: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是一个文物保护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攻坚这一难题的意义何在?高海彦:良渚遗址是典型的南方潮湿环境土遗址,兼具软土和高地下水位双重特性,特别容易出现渗水、苔藓霉菌等生物破坏,以及裂隙、冲沟、坍塌等病害,严重影响了遗址的保存寿命和展示。
7月6日—12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免门票啦!第五个“杭州良渚日...
7月11日上午,“文物保护薪火相传”良渚日活动将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举行。活动将聚焦申遗五周年良渚遗址文物保护工作,展现良渚文化保护工作成果。工作人员还将带来良渚文物保护故事分享,聘任遗址小卫士。5.良渚生长力市集——盈夏集7月6日-7日16时至20时,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西门外,良渚生长力市...
安徽磨盘山遗址:以4000多年文化积淀,探问良渚的源头与边界|2023...
凌家滩文化玉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凌家滩文化玉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良渚文化,公认为是率先进入“古国”时代序列的区域文明,将史前玉文化推向了高峰,并构建起以玉琮、玉璧、玉钺为代表的玉礼制。目前,良渚文化经考古发现玉器数量,已经远超其前身崧泽文化、凌家滩文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遗址,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