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截至1365年朱元璋发起对张士诚的攻势前夕,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已扩张至两千余里,其疆域南至浙江绍兴,北达江苏徐州,西部则以河南汝南、安徽凤阳、江苏盱眙一线为疆界,东面则濒临大海,麾下雄兵数十万之众。鉴于张士诚坐拥东南最为富庶之地,时人因此对元末各路义军作出如此评价:“陈友谅最为凶残,而张士诚则最为...
元末农民起义中的奇人张士诚 不像争霸天下的枭雄却像江湖大哥
得民心可以说是张士诚立身的根本,不论是元朝百万大军围高邮,还是朱元璋攻灭张士诚的平江战役,张士诚能够长时间困守孤城,就是因为当地人的支持。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平江(苏州)地区的税收占明朝收入的十分之一,就是因为朱元璋恼恨当地人支持张士诚,收取重税给予惩罚,《国榷》上记载“上恶吴民殉守张士诚,故重其科...
自古开国皇帝得天下,最难首推朱元璋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攻陷平江(今江苏苏州市),接着又攻陷湖州、松江及常州等路(均属江苏),张士诚建立起以平江府为中心的割据政权,这一年朱元璋才摆脱郭天叙、张天佑等人的束缚,建立起以应天府为中心的割据政权。但无论是兵力还是财力,朱元璋都远不如张士诚。张士诚巅峰时期南到绍兴,北超过徐州,到达...
张士诚得民心,却不得天下,18条扁担打败元朝,为何输给朱元璋?
回溯元朝末年,乱世烽烟四起,三大枭雄各领风骚。朱元璋以其坚韧不拔、果敢自强,终成一代开国帝王;陈友谅虽胸怀大志,却才疏学浅,终难成大器;而张士诚,则以其宽广的器量,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戴,虽无远图,却深得民心。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张士诚虽坐拥民心,却未能问鼎天下,留下了一抹遗憾的背影。...
讲张:朱元璋穷凶极恶统治下,江南对张士诚仁政的无尽怀念|文史宴
随着年岁的增长,阅读积累,才了解到,这两句令我儿时颇为困惑的话,背后竟凝结着吴地百姓数百年来的血泪忆痕——元亡明兴之际,朱元璋和张士诚争霸江南,成王败寇之后,江南地区和苏北片区,就开始流传着了“梦赴苏州”和“讲张”这两个话语。对于这个张士诚,已身为九五之尊,知人论世极为刻毒的朱元璋,曾如此评...
1964年,发掘朱元璋对手张士诚母亲墓,六百岁的老人居然尸身不腐
1964年6月,考古队发掘了朱元璋的老对手“张士诚”的母亲曹氏之墓(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曹氏头戴金冠躺于棺内,居然六百年尸身不腐!由于当时技术无法保存“古尸”,600多岁的曹老太只能被拉去了殡仪馆火化!唉,这不仅仅是考古界的一大遗憾,估计张士诚若是地下有知,都得捶胸顿足痛哭流涕…...
元末大乱斗:各路枭雄逐鹿中原,只有朱元璋笑到了最后
1354年,朱元璋主动从濠州出走,带着二十四个铁杆兄弟自立山头。其实并非是郭子兴容不下他,而是赵均用等人太过于无耻,朱元璋觉得自己跟这群混账没法子共事。离开了濠州后,朱元璋可谓是龙归大海,一发不可收拾。1356年,趁张士诚与江南元军厮杀之际,朱元璋率军渡过长江,攻下南京。
朱元璋:大明何时亡?刘伯温:国运六百半,可惜朱元璋没听懂
首先面对的是张士诚的势力。张士诚控制着苏州、常州等地,其势力雄厚,军队强大。刘伯温深知,直接的力量对抗并不是最佳选择。因此,他建议朱元璋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通过施放谣言、挑拨离间等手段,瓦解张士诚军内部的团结。同时,刘伯温也针对敌军的弱点制定了精确的打击计划,多次通过夜袭、伏击等方式,大大削弱了张士诚...
张士诚:得民心,却不得天下,18条扁担打败元朝,为何输给朱元璋
首先,元朝时期奸佞辈出,朝中权臣肆意妄为,地方官员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军队长时间未曾经历实战洗礼,士兵们战斗力大打折扣。当听闻张士诚势力日渐壮大时,众多将领都心生畏惧,无心应战,致使局势愈发严峻。其二,韩山童与徐寿辉分别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领导了震撼一时的“红巾军起义”,元廷对此已是疲于应对。与此...
陈友谅实力比朱元璋强数倍,为什么还打不过他?
在这些新生代中,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三人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农民起义军中最强大的三股势力。其中陈友谅最强,无论是势力范围还是兵力,朱元璋和张士诚加在一起都比不上陈友谅。三人中,张士诚后期投降了元朝政府,失去与其他两人逐鹿天下的资格。但让人不解的是,陈友谅表面上的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之多,为什么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