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长篇小说:根本在于“写什么”与“怎么写”
作品凝结着他对历史与现实、时尚与传统以及人性与宿命等的思考,文体则颇有“先锋文学”之初的风采,至少在当时的我读起来甚是“烧脑”;六年后,葛亮第二部长篇《北鸢》出世,令我颇有“刮目相看”之感,一张恢宏曲折的故事网络映射出波谲云诡的民国动荡史。
潘凯雄:根本在于“写什么”与“怎么写”——新时代长篇小说读札
作品凝结着他对历史与现实、时尚与传统以及人性与宿命等的思考,文体则颇有“先锋文学”之初的风采,至少在当时的我读起来甚是“烧脑”;六年后,葛亮第二部长篇《北鸢》出世,令我颇有“刮目相看”之感,一张恢宏曲折的故事网络映射出波谲云诡的民国动荡史。
特别关注1 特色文体的文体知识与考法
任务1 新闻的文体知识与考法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广义上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上的新闻专指消息。高考一般选取具有时效性、实用性、生活性的新闻特写、消息、通讯等,侧重于选取具有新闻价值和反映时代精神的文章。1.文体特点(1)...
文体、当代和方法——关于《散文的变身》里的三种对谈
伍华星以“记忆诗学”为其命名,王安忆在肯定“记忆”是文体命名上的好说法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潜藏的“透明和脆弱”;陶磊将其讨论框定在“复旦传统”之中,王安忆又指出当中他所依赖的路径是“老实且有效的办法”,却也看到“简化了材料”的一面;张怡微尝试着多元化的文体阐释,王安忆则更看重她提出的“白话文”。...
对话刘勇 |“范式”共生与交融:中国新闻文体的当代演进
从历史维度看,新闻文体三大范式虽各自独立,但其界限又难以泾渭分明,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始终处于不断互动与交融之中,当代新闻文体也正是在三大范式的互动与交融中得以不断演进。一方面,“故事”成为连接三大范式的重要元素,作为“文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模式”被“宣传范式”与“专业范式”广泛征用...
长篇历史小说《国联密档037》再现沈阳抗争
近日,长篇历史小说《国联密档037》即将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辽宁作家牛茂杰和辽宁党史研究专家王建学,历时近三年倾力撰写的展现沈阳九人“爱国小组”冒死搜集证据,向世界呐喊出九一八事变真相的一部文学力作(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沈阳九人“爱国小组”因其在历史上的特殊贡献,而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沈阳“九君子”。这部作品用文学手法再...
文体史研究的新收获
本书体现了文体史研究的学术自觉,从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上,梳理、辨析了散文的本体特点,回答了散文是什么等问题。散文是一个具有广大包容性的文类,古代把诗之外的写作都当作散文,近代以来也只有小说从散文中独立出来。因为诗与小说之外的写作都可以称为散文,天地宽,体式多,心随物动,心物互生,如苏东坡所说“万斛泉源...
新发现的冯沅君博士学位论文《词的技法和历史》——兼论冯沅君的...
冯沅君秉承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文学史观,只叙述词的“光荣时期”,在论完张炎之后便宣布“词的光荣的时代到此已结束了,以后便是散曲的时代了”,对于宋代以后词的情况只字不提。出版于1932年的冯、陆合著《中国文学史简编》也只谈宋词。虽说《中国诗史》立意不在于建构一部完备的中国诗歌通史,但摒弃...
杨辉:新时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创新与文化创造
‘共和国前三十年文学’争取文学史地位,更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相互交织的大历史背景下,重新回到文学的‘人民性’高度,描绘出一幅完整全面的20世纪中国文学图景”,从而“召唤出‘人民文艺’与‘人的文学’在更高层次上的辩证统一,‘五四文学’与‘延安文艺’在历史叙述上的前后贯通,共和...
复旦新书丨张均新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出版
我们所做的决定经常会有效地影响到阐释自身。看起来像是传统的历史叙述,其实不然,它经常是作者在进行一系列美学和阐释选择后的结果。在这门课程的讲述上,这种“编织”或“美学和阐释选择”当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甚至在我个人,对此还是有一定的叙述自觉。因为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知识界已发生明显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