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新刊︱石珠林:梁启超的“涉日”阅读史与“新文体”的生成
跟随当时的读书习俗,在汉学私塾里,从四书五经的素读到《左传》《史记》《唐宋八大家散文》以及《资治通鉴》等的遍览,德富苏峰广泛阅读和、汉、洋的古典作品,深具“英语名人”世代的特征,其《将来之日本》即主要依据是英文文献完成的。这也难怪梁启超读了德富苏峰的文章后,深深为他的“欧西文思”所折服。《饮冰...
高考常考文化常识大全,每天积累一点!|诗人|哲学家|欧阳修|文学家|...
13.《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14.《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载,“异”是奇怪的事情。重要文体1.铭,是古...
【史海钩沉】《资治通鉴》里的“玉门关年”
“敦煌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公众号每周一、三、五定时更新,敬请关注!原标题:《史海钩沉《资治通鉴》里的“玉门关年”》
《中国古代异闻录》:笔记,一种自由独立且任性发挥的文体
甚至这些笔记中的很多内容被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采用。杂著笔记方面,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不仅包罗万象,而且文笔优美生动,被纪昀赞为“自唐以来小说之翘楚”。比之隋唐五代,两宋时期更加褒待文士、推重史学,因此宋朝虽然也出现了《稽神录》《江淮异人志》和《夷坚志》这样的志怪笔记,但整体上看已经不能独张一...
诸葛亮为什么要写《出师表》,为什么要坚持北伐?-细品《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原文02译文03收获与反思《前出师表》目前已经选入了中学课本,所以很多读者都非常熟悉。但是如果没有仔细读过三国历史,可能对诸葛亮为什么要写出师表给刘禅不是很理解,也不理解为什么诸葛亮后半生都要致力于北伐。我们今天就一起来重读一下《出师表》,来看一看当时的形势以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的意...
张国刚 |读《资治通鉴》的三篇序言
第六是“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那些用词渊博厚实的文体,规戒劝谏深刻的含义(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归纳起来就是,精到议论与施政;天象人事与吉凶;社稷祸福与利害;良将之策与循吏之治;处事之明断与勤政;为文之体例与要义,所有这些有资于治国的方略,“良谓备焉”。在宋神宗看来,《资治通鉴》就是一部治国理政的教科书。
与《资治通鉴》的精神对话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初衷,正是想用“鉴”与“考”梳理历史,通过被誉为“万世法”的历史实例,裨益资政,因此对《资治通鉴》的编纂力求尽善,最终使之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读本。《资治通鉴》也因此收获了可谓之“蔚为大观”的古今关注与解读,甚至形成了专门的解读文体与著作体系。今人在解读《资治通鉴》时...
文化界常说“文史不分家”,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山海经》间接促成了“编年体”史书的形成,后来的《春秋》、《左传》、《竹书纪年》、《汉纪》、《资治通鉴》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编年体”史书,在写作手法上,既重视史料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又重视文辞的优美性。通过叙述和分析具体的历史材料,让事实说话,然后,作者透过事实加以说明,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
什么风把你吹来:从福建到东南亚
《开吧》就像现在地方政府编修的“地方志”,往高处想,是可以作为“资治通鉴”看待的,也供知识分子研究参考之用。可想而知,读者主要是公馆里的行政人员和极少数的华人知识分子。所以,研究者发现的最早几个版本,并不是印刷本,而是手抄本。据译注者介绍,在《开吧》成书后的半个世纪,至今发现五种抄本。根据许云樵...
多洛肯、孟静: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文体类析
他自小禀赋优异,且勤奋好学,精通蒙、汉两种语言文字,汉文修养深厚,而且熟识中国历史典籍,曾翻译《世祖圣训》《资治通鉴》等。虽为学富五车的学士,但阿鲁威出任做官的时间却很短,曾经在元英宗至治间官南剑(今福建南平)太守,泰定帝泰定年间任经筵官、翰林侍读学士、参知政事等职,一生中大部分时光是隐居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