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当代书法创作应进一步加强对文字学的关注
不过,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可知,那些被称为“书法家”的古人,其幼年课字,都是从“先以六书”的“小学”开始的。李阳冰《三坟记》(局部)中国书法是伴随汉字实用书写而发展的。在书法创作意识不显的魏晋以前,其漫长的书法艺术传承,实则是汉字字体的逐渐演变过程,故早期...
笔墨之中韵味浓 中亚青年:书法是了解中国的钥匙
“虽然范澧娅学习书法不到一年,但她悟性较高又勤于练习,所以进步很快。”西安理工大学书画院教师罗宏伟在旁指导范澧娅运笔力度时说。“想要写好字,一张柔软、光滑的纸张是必不可少的。”范澧娅专程前往北张村楮皮纸抄制技艺传习所,了解书法字体的承载之所“宣纸”是经过怎样繁杂的工序而成。从浸泡、蒸煮到...
来自打工人的灵魂拷问:为何打开word,默认字体总是“宋体”?
在模仿宋版字体时,虽然极力使字体酷似宋版字体,但总是不可避免地渗透了刻工的操作意识和习惯,刻工们对宋版字体长期的模仿深深地影响了明代刻字字体的规范和体式,加上快速雕刻的需要,终于在明代中期产生了一种横平竖直、字形方正,便于缮写、刻版、印刷以及专供阅读的字体。因为是由仿照宋版书上的字体发展而来,所以...
展现年轻一代书法家新风采,第二届“风华正茂·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
10月11日上午,第二届“风华正茂·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十一人作品展”在久事美术馆群落旗下的久事艺术沙龙正式启幕。展览由王健秋、王玺、费胤斌、刘燕捷、阮晓霞共同策展,展出包括冯伟、李琪、杨科云、罗小松、郑超、赵振、袁文甲、徐右冰、韩冬、曾锦溪、靳慧慧(女)等在内的11位书法家的百余件书法作品。展览于10月11...
板桥奇书一舟山市徐正国博物馆馆藏郑板桥家书书法长卷
这件郑板桥家书长卷很可能是他一生中留下来独一无二的作品,作品卷首是大字“家书”二字,随后是写这家书的小引和缘由,并详明是他写给胞弟之信书,写书信的时间是雍正十年(1732),那年郑板桥中举人,年39岁,正值中年。寄住在杭州韬光庵中陆续所写,书信字体端正流畅,风格虽与他平常所作一般题画或单独的书法字体“六...
汉字为什么可以独步天下?(留言有福利)
至唐代,汉字字体虽然没有进一步创新,但楷书的发展和完善达到了巅峰状态,世称唐楷(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唐代国力强盛,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加之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在他的重视和影响下,唐楷的发展进入了群星灿烂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和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等代表性人物。
赵孟頫“绝版”书法被发现,耗时6个月写成,这才是“教科书级”范本!
据文献记载,赵孟頫的才华,足以匹敌苏东坡,甚至有超过他的趋势,《元史》写道“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赵孟頫诸体皆善,乃书法界罕见的“全能之才”。而且他5岁开始,临摹智永《真草千字文》,少年时期领悟古人技艺,令董其昌艳羡不已,嫉妒的说其字“因熟而俗”,当然字体媚态这个问题,赵孟頫也意识到了,他中...
意大利学者毕罗: 在书法中感受中华文明之博大
如果说毕罗起初只是纯粹地觉得汉字很美、很有趣,那么来到中国学习的他才开始真正认识书法。1998年下半年,毕罗第一次来中国。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的半年时间里,他喜欢逛书摊买字帖,还喜欢看大街小巷的灯箱广告,因为灯箱广告上有各种各样的书法字体,隶书、行书尤其多。如此丰富的审美空间让毕罗大开眼界,他至今还记得...
方正字库携字加走进四川高校,校企合作共创字体行业的美好未来
在此次讲座上,汪文老师从“书法字体”“复刻字体”“从书写入手”“从研究入手”和“继往开来”五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字体设计的相关知识,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未来的设计教学提供了新的认知与方法。方正字库设计总监汪文受邀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发表主题演讲方正字库携字加联动高校,进一步延伸校企合作的深度...
东西问·汉学家|意大利汉学家毕罗:书法让汉字更富韵味
书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官吏或文人被要求掌握不同的书体,“如果说小篆是体现汉字原始字义的字体,那么隶书和章草在用笔以及结构技巧上,就是真正体现书写艺术的字体。”毕罗对于中国古代字体的见解可以称得上“入木三分”。“甚至即使是线条比较单一的小篆,中国古人依然能够将其写得非常有质感,”毕罗认为,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