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在一个黑洞的近旁,发现了被强光掩护的神秘巨型结构
类星体星系的核心又叫活跃星系核。由于它的亮度会超过星系中所有恒星亮度的总和,因而它看起来就像一颗恒星而不是星系。类星体的本质导致观测每一个类星体都像是在直视探照灯的光源。因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类似于日冕仪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有点像日食期间月球遮挡阳光,能够把类星体本身产生的大部分强光消除掉,使其周围的...
NASA哈勃望远镜首次捕捉到了类星体3C 273前所未有的细节
类星体看起来就像天空中的点光源(因此被称为类恒星天体)。新研究中的类星体3C273于1963年被天文学家马腾-施密特(MaartenSchmidt)确认为第一颗类星体。它距离地球25亿光年,对于恒星来说太遥远了。它的能量一定超乎想象,其光度比最亮的巨椭圆星系还要亮10倍以上。这为我们揭开了宇宙学中一个意想...
天文学家发现128亿年前的星系合并
在合并过程中,星系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引发了星暴和类星体活动。图片来源:ALMA(ESO/NAOJ/NRAO),T.Izumi等。天文学家观测到一对星系在128亿年前合并的过程。这些星系的特征表明,它们的合并将形成一种“巨型星系”,这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之一。这些研究结果已详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对于理解早期宇宙中...
中国天文学家首次实现类星体几何距离测量
王建民团队从2012年以来一直使用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丽江2.4米望远镜对活动星系核的宽线区进行长期的光谱监测,利用反响映射观测技术,该团队在近10年中系统发展出各种必需的分析方法和软件,通过最大熵、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等方法可获得宽线区的物理尺度、宽线区气体几何结构和动力学状态、测量中心黑洞的质量,为高精度测量黑...
天文学家在 92 亿光年外发现了两个巨型结构,巨弧和巨环
当这些类星体被前景的暗星系挡住时,它的光就会变暗。周围的类星体都很亮,唯独这几个偏暗,很明显它们应该是被什么东西挡住了。完了再借助光谱数据,很快天文学家便确认了这些遮挡物就是一个个的星系。同时,他们还绘制出了这些星系的轮廓,于是巨大的弧线和圆环便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宇宙历史的新三维图谱
暗能量光谱仪作为一种光谱仪器,它不仅能告诉我们星系在天空中的位置,还能告诉我们星系相对于我们的运动方向(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如果一个星系远离我们,它的光谱会变得更长、更红(该现象称为红移)。红移的程度与星系的距离成正比。正因为这种相关性,暗能量光谱仪巡天项目的天文学家们才可以绘制宇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尺度结构图。
天文学家发现56个“变脸”活动星系核
活动星系核是星系中心极其明亮的致密区域,其辐射非常剧烈,是宇宙中最亮的持久电磁辐射源之一。“变脸”活动星系核是一种特殊的活动现象,就像川剧变脸一样,它们的活动形态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转变。这种快速“变脸”事件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对理解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过程与宽线区结构,以及活动星系核与星系...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成长最快的黑洞:每天都能吞下一个太阳
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的公报指出,这个黑洞所在的类星体代号为J0529-4351,不仅是迄今观测到的最明亮类星体,也是迄今观测到的最明亮天体。据介绍,这个黑洞的吸积盘直径达7光年,超过太阳系到其相邻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的距离。论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学院副教授克里斯蒂安·沃尔夫说...
天文学家首次称量古老星系的暗物质晕
一个天文学家团队首次“称量”出了活跃在古老星系明亮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暗物质晕。对这些类星体星系周围神秘物质形式的测量可能会使我们对宇宙进化方式的理解产生深远影响。这些由黑洞驱动的“心脏”(或类星体)亮度通常超出其周围星系中恒星的光芒总和。当质量约为太阳数十亿倍的超大质量黑洞开始贪婪地吞噬周围物...
揭秘宇宙之光:比太阳亮500万亿倍!科学家发现宇宙最亮天体
实际上,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图片,即M87星系中心的黑洞,就是一种类星体。由于黑洞本身不发光,所以无法直接拍摄到黑洞本体,而是通过其高温的吸积盘发出的光来拍摄,这样间接通过吸积盘的形状和大小推测黑洞的形状和大小,因此也算是拍到了黑洞。其实,早在1980年,天文学家已通过“盖亚”天文卫星观测到了J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