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战争的概率与和平的希望
从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出发,自由主义学派观察到近代以来战争往往发生在民主与非民主政体之间,或者民主政体集团和非民主政体集团之间,因此自由主义得出结论认为,如果要实现和平,就要把非民主政体转化成为民主政体。和平是自由主义所追求的,而和平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因此自由主义很轻松地证明了战争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推...
楚兴:揭示周制演化为秦制的政治逻辑|王族|公族|楚国|诸侯国|孙叔...
可以看到,中国历史社会形态的演变及转型呈现出局部断裂和整体连续的特点,社会形态三要素(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单向、复合、整体、局部的变动,是引发社会形态发生改造的原动力。而《楚兴》和《秦霸》两书运用社会形态学的诠释工具,来分析中国历史第一断裂期,即政霸体制时期的历史特征。二、春秋时期政霸体制...
世界读书日 | 读书正当时 与您分享法律好书
通过对上述两组概念的复合、交叉运用,他进一步提出了四种司法程序模式:科层型权力组织的政策实施型程序、科层型权力组织的纠纷解决型程序、协作型权力组织的纠纷解决型程序、协作型权力组织的政策实施型程序。国际法学《大国与法外国家:国际法律秩序中不平等的主权》[澳]杰里·辛普森/著朱利江/译推荐语本书作...
美国建国时期的“国家”理念是什么?|政府|联邦|殖民地|共和国...
据麦迪逊观察,在费城制宪会议上最受关注、最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建立一个与美国人所理解、接受的共和主义原则相一致的有效政府,二是如何建立一个与州的地位和权利协调、能够为多数习惯于州主权的美国人所接受的复合型国家体制。这时的麦迪逊可以说是一个坚定的国家主义者,但他仍把共和主义和联邦主义作...
李剑鸣:美国建国时期的“国家”理念
在当时流行的观念中,公债乃是君主制的工具,必然败坏共和政体。税收自是国家获取财政资源的关键渠道,许多精英领导人对税收不足造成政府缺钱的局面有切肤之痛。在这种情况下,新宪法赋予国会征税的权力,并非意在建立一个高权能的国家,而只是让联盟政府与各州分享最基本的主权权利,摆脱无钱维持自身运转的窘境,有能力承担...
三千年来中国政治大变样,却有一条始终没变?|文化纵横
秦汉以降,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仍在不断演化,但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官僚民主制的制度框架以及融会周秦、兼采儒法的基本精神,的确延续二千余年而未有实质性改变(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近代以来,原有的制度体系在前所未有的内外压力下,遭遇总体性危机。但是,近二百年、一百年来中国政治的发展历程,究其实质,可以说是从传统政治形态...
法学核心期刊2022年第1期要目汇编(二)
魏玛宪法由此呈现出古典代议制民主与民粹主义民主并置的二元民主制模式。这个模式被认为是魏玛宪法的结构性缺陷和德国首个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宪制原因之一。德国宪制史上经历的民主制度与民主思想争锋,作为产生了世界性正反历史影响的典型事态,对当代思考宪法与议会制民主、民粹式民主、防御性民主的复杂关系,界定民主宪制...
阎步克丨变态与回归: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历程
一个强大皇权再现于历史舞台之上,又是一个决定性变化。进而中国制度史上树起了三大丰碑: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唐律。这几乎就奠定了中国史后半段的制度基础。还有,唐代的品阶勋爵制度表明,从周代的“爵本位体制”,经秦汉“爵—秩二元体制”,而发展为“一元化多序列的复合体制”了。
杨光斌:以中国为方法的政治学
政体理论是西方政治学的主轴,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主要从政治哲学上研究西方政体理论,聚焦于个人的政体思想研究,基本上是书摘式述评,难有重大突破。近年来,国内年轻学者从政治学方法论的谱系出发,发现二元对立的政体观只是冷战时期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产物,古典政治学、行为主义之后的比较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制度主义,都是连续性...
曹锦清、刘炳辉: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自元朝开始,这种二元体系初见端倪,及至清朝日臻成熟,美国汉学界兴起的“新清史”潮流中提出的“内亚史观”无非是对边疆中国的重要性予以突出和强调,“但清朝多元治理的成功,可能恰恰不是‘多元’的成功,而是背后‘一体’或‘同体’的成功。实际上,正是‘多元一体’的治理模式,是清朝相对于元朝的成功之处。……‘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