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蝉》唐.虞世南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
10首写蝉的诗词,独怡乐而长吟,似贞士之介心
十、《蝉》(唐·虞世南)垂緌(ruí)指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诗人将蝉人格化。后两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100位唐代诗人,一人一句经典唐诗!唐人的浪漫今人不及
诗词君总结100位唐代诗人,一人一句经典唐诗,唯美至极。虞世南(558-638)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王绩(约590-64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杳杳寒山道》王勃(650-67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卢照邻(634?-686?
别让蝉瞧不起
而以一篇《讨武曌檄》名扬天下的骆宾王,与仕途顺利的虞世南不同,虽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因而他在《在狱咏蝉》中,咏出“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这是蝉人合一、与蝉同病相怜的患难之言。而那个擅写无题诗的李商隐,干脆以蝉自况,用“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将蝉的“恨”和自己的不得志两两对照,发...
读晚报 识蝉趣
个样考着背,怎么样?”我说:“怎么考着背呀?”只见她把诗画沓翻过来,然后从中间随意抽出一张,问我:“王维的《鹿柴》?”我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芃芃说:“对。该您考我了。”我说:“哦,好呀,那考你个难点儿的。”我随手翻出一张:“这张好,唐朝虞世南的《蝉》...
虞世南5首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的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强调了蝉因居高而声远,而非依靠秋风,这象征着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声名远扬,不需外力的助推12(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整首诗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对蝉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虞世南以蝉为媒介,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官员应保持的高洁和清廉,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品德的...
《虞世南<蝉>:一声清鸣,千载沉思》
《虞世南<蝉>:一声清鸣,千载沉思》蝉的清高与孤独蝉的坚韧与执着蝉的智慧与启示“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的《蝉》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流传千古。在这首诗中,蝉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这首诗的内涵,探寻其背后的哲思与我们的生活关联。
原创人生一世,草长一春。58句饱含哲理的诗词名句:助你成功挣脱羁绊
——唐·虞世南《蝉》居高位者名声自远扬,并非依赖外在条件,寓意品德与才华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高度。42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唐·王维《酌酒与裴迪》世事如浮云,不值得过分挂怀,不如享受生活,及时行乐,这是对淡泊名利生活的追求。
夜读| 夏天,是蝉鸣唤醒的
在中国文化中,蝉被视为品格清高、远离尘世的象征。唐代虞世南的《蝉》诗中写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鸣表达高洁的人格。如今人们还赋予蝉更多含义,比如用玉蝉佩戴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挂在胸前,寓意“一鸣惊人”。在炽热的夏日,蝉的高歌,有时候还会反向给人带来宁静与反思,所以有诗云:“蝉...
“金蝉脱壳”,古人想的是羽化登仙
唐代诗人虞世南也借蝉咏怀人格之美,“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骆宾王的“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寄托了自己的郁闷之情。南北朝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蝉声鸟鸣中,愈发显出夏日山林的宁静清幽,禅意悠然,令人回味无穷。蝉还与古人的信仰和精神追求紧密相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