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曦|他们都是艺术家:在牛津看卡夫卡、钱德勒和勒卡雷
开头和结尾,是小说至关重要的部分,作家常会对其反复改写,力求完美。现场展出了钱德勒代表作《漫长的告别》(TheLongGoodbye,1953)的两页手稿,对照出版的定稿,可以发现他用铅笔下划线标出的是想要保留的句子,而未标出的句子则被舍弃。结尾两段改动尤其多,用Then替换Afteralittlewhile,将最后一段“Don...
真后悔没有早点读卡夫卡
小说《乡村医生》里,病人(一个老人)在最不幸的时代,寒冷的天气里,赤探着身子,坐着尘世间的车子,驾着非尘世的马,到处流浪……2007年改编自《乡村医生》的日本动画,“我带着一个美丽的伤口来到人世,这是我的全部嫁妆”正如波拉尼奥的诗中所写的那样:“我梦见地球完了。唯一观看这结局的人是卡夫卡。”03...
枪,以及宿命的闭环——伊斯迈尔·卡达莱的小说艺术
在此,重看伊斯迈尔·卡达莱(1936年1月28日—2024年7月1日)的小说《破碎的四月》,就发现它简直就是对契诃夫这一理论的教科书般的演绎。卡达莱,狡猾的阿尔巴尼亚大作家,实在精通抓住读者之道。《破碎的四月》,开头就出现了一杆枪,来复枪,被一个一看就要干出点什么枪械之事的人揣在了胸前。“他的脚冰凉。每...
王樽:暮色中的寒鸦——卡夫卡与电影丨天涯·新刊
比如,美国、法国1991年联合拍摄的传记片《卡夫卡》,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在影片开头就设计了一段卡夫卡式的惊魂逃亡——一个被追杀的人正疯狂奔跑,伴随其极度恐慌神情的是空寂的大街,阴郁灰蒙的天空,几只倦鸟漫无目的地低飞。虽然开篇人物不是卡夫卡,而是其熟稔的同事,却暗示了卡夫卡的情绪和涉案关联。顺便一说,此《...
邱华栋:阅读和理解卡夫卡,在21世纪继续具有现实意义,他是一个持续...
《失踪者》是弗兰茨·卡夫卡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12-1914年,在弗兰茨·卡夫卡去世3年后的1927年出版。写作这部小说时,卡夫卡是在自己创作的旺盛期,但他却无法给这部长篇小说结尾。他甚至都没有给小说起名字,只是在和友人的谈话中,称他写的小说为一部“关于美国的小说”。还是他的好朋友马克斯·勃罗德将这部小说...
《卡夫卡的卡夫卡》:他的画是打破了写作束缚的图像
身体的变形和消减以各种方式发生,《饥饿艺术家》(1922年)表现了身体的厌食状态,而在其他作品中,第一人称视角存活得更长久,观察和叙述着自己身体的消失(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纸面上的线条是一个论题,不过其中有些也是组成绘画的图形标记。在卡夫卡的笔记本中,我们发现文字通常夹杂着绘画,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写作从哪里结束,绘画又从哪里...
卡夫卡逝世百年|在不确定的时空中寻找存在的意义
《放弃吧》(Gibsauf)是卡夫卡写于1922年底的一篇寓言式短篇小说,距离他1924年6月3日离世只有一年半的时间。1917年,34岁的卡夫卡确诊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席卷欧洲,卡夫卡也未能幸免,之后身体每况愈下。在卡夫卡的手稿中,这篇短文的标题是“一则评论”。他自知时...
纪念卡夫卡逝世100周年丨卡夫卡:永远的儿子
这个故事就像一出三幕剧,叙事的起伏受到严格把控,可能是卡夫卡最经典、最完整的作品。《司炉》虽然没有其他两篇作品那么出名,却是卡夫卡非常喜欢的一个短篇;他称之为“片段”,并让沃尔夫于1913年将其单独出版,尽管它只是卡夫卡第一部卓别林式小说《美国》(原注:这个书名是马克斯·布罗德在卡夫卡去世后将其整理出版...
卡夫卡逝世百年:把自己烧成灰烬,抵御世界的寒冷
但与短篇小说相比,卡夫卡在长篇小说上面可谓挫折重重。1913年3月,通读了一遍自己花费一年时间都没能写完的首部长篇小说《美国》后,卡夫卡觉得“只有第一章尚可一读”,便将其以《司炉》为题单独发表。1914年的《审判》,尽管同时写出了第一章和最后一章,但开头和结尾之间的巨大空间并未真正填满,整部作品仍是一部未...
探寻细节的魅力与张力 | 李晓禺:细节揭示出小说的秘密
小说艺术常常通过调节相同或相似细节的出现频次来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美国文学评论家米勒在《小说与重复》中写道:“对一部小说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注意诸如此类重复出现的现象来完成。”理解了这种“重复”与“频次”,也就拿到了打开小说艺术的钥匙。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奥雷连诺上校反复制作又销毁小...